。
客厅有人时,风扇不朝她吹,没多久她就觉得浑身黏腻,十分难受。
"别难过了,"贾建设注意到陈雪茹的失望,稍作思考后提议道,"不如这样,你把风扇带上三轮车,我骑自行车跟着你回去,这样不就行了吗?"
"好主意!就这么办。”陈雪茹顿时喜笑颜开。
她立刻找来店员询问价格,得知风扇售价七元后,没有急着付款,而是摆出一副老练的模样,和店员讨价还价起来。
一番交涉后,陈雪茹以六元外加一张票的价格成功拿下风扇。
贾建设在一旁惊讶地望着这一幕,没想到陈雪茹如此精明,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直以为她买东西从不讲价,别人报多少就付多少。
"看来是我太天真了,"贾建设心想,"我以为公家店铺只标价不讲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结账后,贾建设将风扇绑好放在自行车后座。
他们继续前行。
"老婆,我有个问题想问。”四周无人,贾建设决定解开心中的疑团。
"有事就问。”陈雪茹略显疑惑。
"嗯...其实我很想知道。”贾建设觉得问这种问题有些尴尬,但想到这是自己妻子,便鼓起勇气说道。
"公家店铺也能还价?我怎么从没见过有人这么做?难道有什么特殊原因?"
"你问的就是这个啊?"陈雪茹觉得有些无奈,心想贾建设之前的公方经理算是白做了。
但她了解自己丈夫懒散的性格,于是耐心解释:"你呀,真不知怎么说你。
一般公私合营后转型的店铺,除了餐饮外,差不多一半都能还价。”
"不过,就算能砍价的店,售货员也很会看人。
如果你懂行,他们会让你砍;要是觉得你外行,一开口就会被直接拒绝,摆出爱买不买的态度。”
"原来如此。”贾建设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以后得多学些常识。
穿越四年了,还管理过两家店铺,却对这样的事感到惊讶,他感到些许羞愧。
两人接着又逛了一会儿,八点半后不少店铺陆续关门。
贾建设拦了辆三轮车,把风扇放上去后,便骑自行车跟在陈雪茹身后不远的地方,朝着家的方向骑去。
平静的日子很快过去六天,今天是周六。
上午九点。
贾建设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靠看书、喝茶打发时间。
最近几天没什么特别的事,除了上下班,剩下的时间就是陪着他的几个女人。
这种生活虽算闲适,但他总觉像是步入老年养老的日子。
这种感觉他早有体会,也知道是因每天被困在这办公室所致。
一个22岁的年轻人,上班不是看报喝茶,就是看书喝茶,这不叫养老,那什么才叫养老?
只是从前这种感觉没现在这么强烈,他总抽出时间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他尤其怀念当公方经理的日子。
每天不是在绸缎庄陪伴陈雪茹和秦淮茹,就是在厂门口与徐会真见面的日子。
真是失去后才懂得后悔!
就这样一直看书看到10点整,贾建设放下手中的书,起身离开办公室。
他现在要去厂门口等待何雨水,昨天两人已经约好,今天何雨水到人事科报到,他会陪她一起去。
骑着自行车到达轧钢厂门口巡视一番,不见何雨水的身影,贾建设便和徐红旗坐在门卫室里闲聊。
“徐大爷,来,抽根烟。”贾建设递过一根烟,待对方接过之后,自己也点上一根。
“小贾主任,要说发烟,整个轧钢厂里,还是你给的最好。”徐红旗点燃香烟,满意地深深吸了一口。
“徐大爷,这话不能这样说。”贾建设摇摇头笑道,“我本就没烟瘾,平时也就是偶尔抽一两根,抽好一点也无所谓。”
“要是烟瘾大的人像我这样抽,他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你这话倒也有理。”徐红旗思索片刻,觉得确实如此,但不知为何突然叹气说道:
“小贾主任,你说这苦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啊。”
“前两个月我们城市户口还有三十多斤定量粮,可最近两个月,每个月都在减少,现在一个月只有二十七斤定量粮,再这么降下去,这日子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