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晚上抱着毯子睡的那叫一个舒心。?k*s·y/x\s^w′.*c!o*m_
第2天早上,当鸡圈里的公鸡打鸣,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早早起床。
他们有的在打扫院子,有的则是给鸡喂食。
等到王雪起来的时候,家里的活儿,基本上被三个孩子做的差不多了。
她来到厨房,检查了一下家里的粮食种类,挖了一小碗小米。
淘洗干净丢到锅里,又放上两大瓢水,加入一个去皮的红薯。
然后将李正北叫过来,让他烧火煮粥。
自己则是带着小闺女去菜园子里,打算找点蔬菜回来炒着吃。
两人将菜洗干净,拿进厨房的时候,灶堂里的锅刚好开。
王雪直接将和好的玉米面,团在手中捏吧捏吧贴在了锅边上。
然后继续盖上锅盖焖煮。
另外一口锅里则是开始炒小青菜,李春兰去咸菜坛子里挑了半碗咸菜疙瘩出来。
早餐很简单,母子4人坐在餐桌前,各自端着一个嚯了口的碗,吸溜着香甜的小米红薯粥。
“妈,我等会儿打算带着二弟去地里看看,要是长草的话,我俩就把草拔一下。·9*5·t`x?t...c\o!m*”
“妹妹很长时间没去过镇上了,你待会儿上街把她带去吧!”
李正南作为家里的老大,自然考虑的比较周到。
李正北虽然也想跟着老妈一起去镇上,但是知道家里的活儿必须有人干。
他们平日里不在家,家里的活都是老妈一个人承担,如今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肯定是要多分担一点的。
第118章 炮灰她不替别人养孩子八
“你们两个去地里记得带点水,中午早点回来,太阳大的时候别在地里晒,万一中暑的话还得花钱治。”
要是让两个孩子早点回来休息,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听话。
只能说是担心孩子们生病要花钱,他们才能听进去一点。
“妈你放心吧,我带着二弟一定会小心,不会真的把自己晒晕的。”
“你跟小妹去镇上记得戴个帽子,中午的太阳还是挺大的,你们早去早回。”
看着关心自己的孩子们,王雪心里很熨贴。
吃完饭后,她便带着李春兰出了门,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两个儿子收拾了。-求~书_帮- *首,发!
从他们家出发去镇上,要走二十五六分钟的路程。
其实直线距离并不远,只不过要绕过一条大河。
多走一大段冤枉路,才能有桥过去。
要不然的话,根本不需要走这么长时间。
“春兰,今天咱们不绕大桥了,直接坐船。”
其实还是有近路可以走的。
那就是走王家村后面的石桥村,坐船去镇上。
从王家村到石桥村,只需要走五六分钟就到了。
但是那船也不是白坐的,要么按次给钱,要么就是按年收粮食。
以前原主为了省点粮食,所以一直都是绕远路去镇上。
并且除了买重要物资,她也不会轻易去镇上,毕竟每次去镇上都得花钱。
但王雪的生活态度不一样,能走捷径,她坚决不会累着自己。
“可是妈,走石桥村的话,要花钱的耶!”
李春兰跟原主一样,是个很节俭的好姑娘。
要不是遇到王雪,她这辈子都不会爽快的花上一次钱。
即便是在跟着二哥出去打工的那几年,她也是将工资省吃俭用的攒下来寄回给家里。
李正北这个老实头还知道藏一点私房钱,李春兰是完全没有这个想法的。
她很心疼自家老妈的不容易,想到家里的大哥,又要照顾母亲又要照顾地里很辛苦,所以李春兰在外面从来不乱花钱。
“不用花钱,等过年的时候咱直接给粮食!”
“不就二三十斤粮食吗,稍微省一省也就出来了,没必要累着自己!”
“快走吧,去晚了的话,好肉都被别人买走了,剩下点脖头肉我可不愿意要!”
王雪说着,一把拉住了李春兰的手,提高了二人的速度。
“这不是王寡妇吗?你咋舍得来坐船了?”
撑船的大爷一见到王雪,就笑着打趣道。
每年他都会带着儿子,去各村各户收粮食。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