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王卓和杨鹏谢平平两人核对了一会上台演示的顺序。
主讲依旧是王卓。
杨鹏和谢平平负责投影仪和数据播报。
时间很快就到了1点半。
“老公,加油,我觉得上午没有一个项目能够跟你们的课程表相提并论”
周瑶在几人离开去休息厅时,抱住王卓,在他耳边轻轻说道。
“那必须的”
说着,王卓就带着杨谢二人扬长而去。
下午的赛况准时在2点钟进行,
“有请第26号项目上场”
随着主持的开场,下午场开始了。
“各位评委老师们好,我们是来自申城大学的高校网,我是王一”
“我是陈梦”
“王一、陈梦你们好,可以开始了”
评委中震旦的路教授示意两人开始。
“我们高校网是基于美国的高朋而获得了灵感,我们主要针对在校生推出学校周边的一些优惠活动以及线上社区”
“目前我们在申城大学已经成功推出了ktv、餐厅、咖啡厅等高频消费团购”
“同时我们也在线上建立了跳蚤市场,高校农场等趣味社交”
“根据用户反馈,相比较大众点评,我们高校网更聚焦校园,更懂得学生需求”
“截止到现在,我们已经在申城大学拿到了8000的注册,以及周边20家商户的优惠政策”
......
台上的几位评委安静地等待高校网演讲完,周瑶听着听着就感觉这个项目怎么会和以后的课程表撞车一样。
之前在香江听过王卓只言片语的描述。
她知道课程表在王卓的构想里,会成为一款集工具和社交属性为一体的超级课程表。
学生可以通过它交友,通过它组建兴趣爱好小组,还会有校园跳蚤市场,更重要是以后课程表将不再使用短信订阅,会直接在手机上通过他所说的微信进行实时沟通。
怎么现在上去一个项目,最后都会跟课程表扯上关系?
周瑶此刻的心情有些混乱了,她担心回头王卓上场后,会不会出现雷同的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