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财。
现在这样的定价只是开业期间,之后会恢复原价。”
“明白了,明白了!那我就多买几件。
放心,你们做生意这么实在,以后我要买衣服就只来你们店!不过有些品牌你们没有。”
“没关系,先生,无论您喜欢哪个品牌,云水街都能找到。”
“确实如此,我已经逛了六十二家店,发现这里的价格低,质量好,所有名品一应俱全。
要是我说,云水街干脆改名叫服装街算了。”
看到这一幕,霍曜意识到花园和云水两条街的打造计划已初见成效。
同样的事情也在花园街上演。
接下来三天,港岛各大报纸竞相报道这两条街的盛况。
除了报纸,还有杂志跟进,媒体的持续关注让两条街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服装街”
、“波鞋街”
的名号迅速传开。
这并非偶然,而是占米和姚可可宣传策略的一部分,这些报道本质上是这个时代所谓的软文,它们都是付费的。
第二四〇章:神挡杀神!(二更)
云水街。
霍曜巡视领地时遇到了陆启昌,调侃道:“老陆,你升职后反而更清闲了?连这么多人盯着你还不安心,非要亲自跑一趟?”
陆启昌没好气地说:“你想多了!昨天聊完天回家才想起一件要紧事忘了说,这才赶来的。”
霍曜没多解释,在附近找了一家茶楼落座。
占米和姚可可离开后,两人进入包厢。
霍曜问:“什么事?”
陆启昌严肃道:“工商署的事!你做得这么大,要是让那些针对你的人告到工商署,肯定会有麻烦。
!我提醒你,别轻举妄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霍曜表情怪异,说:“老陆,你是怕我对付工商署的人?”
陆启昌未置一词,意思显而易见。
虽然“天赐”
不再涉足黑色产业,但行事风格依旧江湖化,争斗不可避免。
这符合霍曜的需求,他必须如此才能立足于商界。
陆启昌对此表示理解。
归根到底,这是时代使然,没人能改变。
“不知道你在瞎操心什么。”
霍曜听后罕见地骂了一句,说道:“白道有白道的规则,黑道有黑道的逻辑,你以为工商署那么难搞定?里面的人未必干净,难道你不清楚?”
“该花的钱就花,何必让自己为难?就算里面有几个正直的,总有办法应付。”
陆启昌反驳:“要是500万都不够呢?你要翻倍吗?”
霍曜笑了:“他们值得1000万?”
霍曜冷哼一声,“他们若连基本的判断力都没有,那我就花这500万让他们进赤柱!钱能通神,哪怕洋人都能摆平,这一点你该清楚。”
“再者,你以为我成立那个a货协会,只是为了赚钱吗?”
陆启昌皱眉问:“不是吗?”
霍曜道:“老陆,我这a货协会不过涉及服装、运动鞋、包包、手表和香水之类。
告诉你,只要我站稳脚跟,必定有人跟着捞一笔,陆续成立手表、包包等各类协会。”
“如今虽未见他们正式成立a货协会,但同样在做这些生意,甚至起步比我还早,赚得更多。”
“既然工商署要行动,就不能仅盯着服装、运动鞋,那些手表、包包、香水怎能放过?若真要玩,就玩个彻底,工商署若有本事,就把全港的a货一网打尽。”
“想只对付服装、运动鞋?怎么可能!真当我们工商署是自家后院,想怎样就怎样?”
“若他们敢这么做,我就逼他们将所有a货行业清理干净,一个不留,玉石俱焚。
这是一损俱损的局,只要开始,就是同归于尽。
我很期待,看谁能玩得下去。”
“此外,资金上并非我独力承担,只要是这一行的,都有责任分担。”
“外地的a货服装、运动鞋我不插手,但花园街、云水街这百余家店铺,每家出个小几十万总没问题,别说500万、1000万,5000万我也拿得出来。”
“你觉得我砸下5000万,会有什么后果?”
那还用说吗?5000万砸向工商署,必然势如破竹,无人能挡。
你霍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