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曜继续问道:"那么多人想加入天赐,你知道我们需要招多少合适吗?"
骆天虹小心翼翼地回答:"当然是越多越好?"
不仅是骆天虹,飞机、细鬼、傻强等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招更多手下,占领更多地盘,把天赐打造成港岛最强帮派。
霍曜对他们的短视感到无奈,转而问占米:"尖东安保收入如何?"
占米快速答道:"约五百万。"
霍曜心中估算了一下,按人均一千五计算,两千人便能贡献三百万,足够维持运营。
骆天虹等人并不清楚,霍曜从未想过将天赐发展成港岛最强帮派。
若真如此,像许炎东、陈曜威这样的优秀人才,就不会被推荐到东星或洪兴。
天赐的安保业务,只是为了商业拓展做准备。
思绪稍纵即逝,霍曜立即吩咐骆天虹:"接下来你需要再招一千五百名员工,但和之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符合要求。
我会亲自筛选,不合格的直接淘汰,明白了吗?"
"明白了,曜哥!您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您的规矩我们都懂。"
"嗯。"
霍曜简短回应,脑海中已开始规划下一步行动。
待新成员加入天赐后,他会像以往那样,挑选出精英编入青龙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特训。
教官人选已定,不是骆天虹,而是李杰。
李杰擅长特训,经验远超骆天虹。
这批学员中,一部分会进入青龙堂,而品质更高、综合能力更强的,将加入由李杰主导的执法堂,成为其首批成员。
提到李杰,霍曜想起一事,他并未忘记对李杰的承诺。
他转向姚可可,问:“巴黎,你负责监视君度酒店,目前状况如何?”
姚可可摇头道:“老板,自您提及那件事后,我就亲自跟进,但没有发现沙皇珠宝展的相关信息。
我通过在酒店任职的朋友了解,她告诉我从未听说此事。”
“老板,您是从哪里得知的?”
这表明《鼠胆龙威》中的酒店情节尚未启动,只需等待。
霍曜未作回应,只是下令:“继续监控,有任何进展立即通知我。”
姚可可应道:“是,老板。”
随后,卢福、卢家曜开始汇报工作。
卢福严格遵照霍曜的指示,购置设备,持续招工,扩大工厂规模,短时间内福兴联合制衣厂员工已达千人,产品种类也有所增加,但仍以服装和鞋履为主。
汇报结束后,卢福眉头微蹙,担忧地说:“老板,工厂当前规模已能满足现有需求,若继续扩张,恐会出现产能过剩,若再投入资金却销路不佳,便会亏损。”
“我们现在还需扩大工厂规模吗?”
霍曜说:“现有规模还不够,未来可达万人,甚至十万人,现阶段至少要增至两千人,但这并非现在的事,按我的指令行事。”
“产能过剩的问题我来处理,你无需担忧。”
尽管卢福心中仍有疑虑,但见霍曜如此表态,也不好再多言,只能点头答应照办。
其他人都汇报完毕,只剩杨度。
杨度仅用五分钟便完成了汇报。
《风月》杂志每期销量约二十万册,单本净利润达五元,扣除成本后,加上广告收入,月净利高达四百万。
《夜生活》筹备完毕,下周首发,定价仅四元,瞄准低端市场。
这两项工作正有序进行。
杂志社分设两部分,《风月》由杨度主管,《夜生活》交由其带来的两位主编负责。
但这些并非杨度此行汇报的重点,也非他近期工作的重心。
他的视野已超越港岛,转向澳门及东南亚,特别是后者,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却遭遇阻碍。
杨度虽在 报界有一定人脉,但走出港岛便近乎从头开始。
他近日与桑国一位报业巨头接洽,欲借其渠道,遗憾的是,对方兴趣缺缺。
他亲赴桑国,滞留七日,却连对方一面都未见到,托人引荐亦遭拒绝。
杨度神情无奈,“老板,我并非不尽力,实是无能为力。
不过,我这儿还有个消息,一好一坏。”
霍曜示意说。
杨度忙道:“好消息是,昨日我得知,那人不知为何已到港,现住半岛酒店。
坏消息是,即便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