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 > 第156章 龙腾主场雨微茫

第156章 龙腾主场雨微茫

永远在赛道上。”

赛道上,林逸风深知这一点。但此刻,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上海国际赛车场,周五的练习赛。SF70H赛车在林逸风手中,依然显得有些“别扭”。法拉利车队在墨尔本失利后,对赛车进行了大量数据分析,并尝试了新的调校方向。然而,在上海这条高速弯和长首道居多的赛道上,赛车在高速弯的稳定性依然不足,车头显得有些“迟钝”,推头现象在快速变向时尤为明显。

林逸风坐在狭窄的驾驶舱内,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头套。他努力地将车头带入弯心,却总感觉轮胎的抓地力在临界点徘徊,稍有不慎,就会突破极限。他一边通过无线电向罗伯托·奇亚帕反馈着细微的感受,一边在脑海中飞速构建着“赛道记忆宫殿”。每一处刹车点,每一个入弯角度,每一个油门开度,甚至赛道表面细微的起伏,他都在脑海中进行着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模拟。他尝试了不同的驾驶线,不同的刹车力度,试图找到SF70H的甜蜜点。

“罗伯托,弯中推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1号和7号弯。赛车的重心转移不够迅速,转向不足会消耗过多的轮胎寿命。”林逸风的声音冷静而精准,与场下那个“音爆小子”判若两人。

“数据我们看到了,Ethan。”奇亚帕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来,依然是那种不带感情的平淡,“但目前看来,你需要更早地收油,给赛车更多时间来完成转向。这是你驾驶风格的问题,而不是赛车。”

奇亚帕的回应,像一把钝刀,缓慢切割着林逸风的自尊。那字里行间分明指向他的驾驶风格,而非赛车本身。练习赛结束,法拉利两台赛车都在前五,但维特尔的表现明显比他更稳定,单圈速度也更快。

林逸风摘下头盔,看着P房外阴沉的天空。乌云低垂,仿佛随时会压下来。天气预报说,周末有雨。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划过林逸风的脑海。他眼前闪过一片模糊的水雾,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和一股难以言喻的窒息感。他的手心开始微微冒汗,心脏也跟着不规律地跳动起来。雨战,那道深埋在心底的阴影,此刻蠢蠢欲动。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回想心理治疗师的教导。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赛车数据上,试图用理性的分析去压制内心的恐惧。

周六,排位赛。Q1和Q2都在干地上进行。林逸风在赛道记忆宫殿中,不断回放着练习赛的数据,结合罗伯托的反馈,尝试着调整自己的驾驶风格。他不再那么激进,而是学着去“感受”赛车,用更细腻的油门和刹车控制,去弥补赛车在高速弯的不足。Q1顺利通过,他甚至刷出了一个不错的圈速,排名第西。

Q2,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圈,他都像走在刀尖上,精确地控制着赛车的姿态,试图在极限边缘寻求突破。他知道,只要有一点失误,预备车手的阴影就会立刻笼罩下来。

就在Q2尾声,当所有车手都在做最后一圈冲刺时,天空突然飘起了细雨。雨点打在头盔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赛道表面开始变得湿滑,轮胎的抓地力瞬间下降。林逸风的心脏猛地一沉,手心又开始冒汗。他能感觉到车身在弯中轻微的滑动,那熟悉而又令人恐惧的感觉,让他差点条件反射地想要收油。

脑海深处,那个模糊的幻影再次浮现,声音冰冷而坚定:“去理解它,驾驭它!”

Q3,细雨继续下着,但赛道的湿滑程度还不足以使用半雨胎。林逸风死死盯着前方,目光如炬,凭借着赛道记忆宫殿对赛道纹理的超强感知,以及对赛车极限的本能判断,他没有退缩。他甚至在几个弯角尝试了更激进的线路,试图用湿滑的赛道来弥补赛车在干地上的不足。最后一圈,他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冲过终点线。屏幕上,他的名字跳到了P5。比澳洲站有所进步,但仍落后于梅赛德斯双雄、队友维特尔,以及维斯塔潘。

媒体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展现了在复杂条件下的适应能力,P5的发车位,对于法拉利来说,己经算是个不错的开局。但也有人指出,他与维特尔的差距依然存在,面对梅赛德斯和红牛的强势,法拉利在上海的竞争力仍显不足。只有领队阿德里巴贝内知道,林逸风为了这场雨战,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就在林逸风准备去接受媒体采访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艾莉发来的信息。

“Ethan,纪录片看过了吗?感觉怎么样?”信息很简短,林逸风能感受到她字里行间的那股期待,“看到了你在索伯时期的拼劲,那是真正的林逸风!明天加油!我们都等着看你在风雨中再次闪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