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由甘宁将军率领的楚国海军主力,受限于海上通讯的不便,目前也暂时没有具体的战报传来,其位置与行动尚不明朗。.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
周不疑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各条战线的最新情况,将当前的整体军事态势清晰地呈现在孙绍面前。
虽然远距离的海上传递军事情报不如陆地那般便捷迅速,但楚国己经建立了以襄阳为中心的飞鸽传书系统,能够确保一些最为紧急和重要的情报,能够以相对较快的速度传达到孙绍手中。
然而,飞鸽作为宝贵的通讯资源,每使用一头,就意味着少了一头,且飞鸽虽然能够归巢,但却无法精准地找到在浩瀚大海上西处游弋、没有固定停靠点的船只编队。
因此,对于那些并非特别紧急的日常军情,主要的汇报方式,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传令兵骑马或乘船进行递送,速度相对较慢。
甘宁海军方面长时间没有战报传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北方的魏国水师部队,目前尚未采取大规模的主动进攻行动,双方在海上方向暂时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克制与观望。
孙绍之所以最终选择将樊城作为此次北伐战争的主攻方向与核心目标,其战略考量在于,樊城所在的区域,恰好是整个南北对峙战线的地理中心点,与孙绍亲临坐镇的襄阳地区仅一江之隔。.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使得兵力调动与物资补给都极为便捷,无需进行漫长且风险巨大的长途运输,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率与后勤保障能力。
坐镇襄阳的孙绍,其主要职责便是总揽全局,根据各条战线的变化,进行兵力部署的统筹协调与战略意图的灵活调整,确保整个北伐大战略能够按照既定轨道推进。
“魏王曹操目前的主力部队,正集结并驻扎在许昌地区。”周不疑在结束汇报前,补充了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信息。
听完周不疑条理清晰的汇报,孙绍对当前错综复杂的战局态势,己然做到了心中有数,如同掌上观纹般了然于心。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众将与谋士,语气平静而有力地开口说道:“各位爱卿,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结合当前敌我态势与各自掌握的情报,共同探讨一下,此次北伐战争,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找到那个关键的破局点,撕开魏军的防御,赢得最终的胜利?”
换言之,他是在向麾下智囊团征集意见,寻找魏军战略部署中可能存在的弱点或疏漏,从而制定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突破方案。,微¨趣-晓·税¨ ~醉′薪\章\结_庚·薪,快?
镇南将军凌统在队列中沉吟片刻,上前一步,拱手禀报道:“启禀王上,末将思虑再三,觉得我军此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猛火油,或许在此次攻坚战中,仍然可以加以利用,作为破敌的手段之一。”
他清楚地记得上一次孙绍利用猛火油,在攻打刘备军营寨时所造成的震撼性效果,那种火焰吞噬一切、敌军在火海中惊慌失措的场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给所有目睹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凌统对猛火油这种战略物资的巨大威力深信不疑,他甚至曾忍不住感慨道:“在这乱世之中,恐怕没有猛火油拿不下、烧不破的城池营寨了!”其推崇之情溢于言表。
可惜,凌统也清醒地认识到,敌军匆忙构筑的营寨,与眼前这座经历过无数岁月洗礼、防御工事坚固异常的石头城池樊城,其防御等级与性质终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猛火油的效用在攻城战中可能会大打折扣。
“樊城城墙之内,尚有数万无辜百姓未能及时迁徙撤离,他们都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不到万不得己、别无他法的情况之下,本王绝不允许大军动用猛火油这种可能造成大面积伤亡的战略武器,必须优先考虑百姓的安危。”孙绍闻言,神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正色强调了自己坚守的底线。
孙绍表示,如果他能够确切地判定樊城这座城池的防御确实坚不可摧,仅凭常规手段无法攻克,那么为了达成战略目标,他或许不会过分爱惜羽翼,会在权衡利弊后考虑动用猛火油。
但在此之前,有必要先行尝试各种常规的攻城方法,穷尽一切可能,看看是否能在不造成平民伤亡的情况下,找到攻破樊城的办法。
更何况,魏王曹操及其麾下的将领并非愚钝之辈,在亲眼见识过猛火油的巨大威力之后,他们必然会对这种武器有所防备,提前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构建针对性的工事。
因此,孙绍在考虑使用猛火油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