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贵霜行省以后,最高兴的就是 贵霜的商人了。
他们早就仰慕交州的繁华,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入住。
这些人还有利用的价值,孙绍给了他们一些购房优惠。
不过一栋三层楼的宅邸,也价值五百金。
若是带院子的园林住宅,价格在三千金以上。
这也是孙绍犒赏全军的底气所在。
等到在这里捞一波,就差不多该“迁都”了。
相当于割了富户、商人的一波韭菜,普通人也买不起龙编的房子。
孙绍己经在计划建造一座两百万人的大城了,只不过这个战略,没有告诉任何人。
就算如此,交趾的繁华,依旧还是很迷人,令人陶醉。
百姓穿的都是绫罗绸缎,一身奢华。
孙绍对于百姓、商人的穿着,并没有做出限制。
真正将身份区别开的,是仆役的数量。
普通商人家里的仆役,不能超过五十个,楚王御用商人的仆役也不能超过一百。
那么房子太大,人手不够,该怎么办?
只能雇佣!
孙绍建立了“劳动公会”,由官府首接管理。
不管是长工还是短工,都必须到“劳动公会”登记。
由雇主交税。
这是一波割富人韭菜的机会,孙绍不会错过。
如果有商人违规了,仆役超过规格,一个人最多可以罚一千金。
严重首接抄家。
唯有“士族”,也就是县令、太守等官员,仆役的数量可以达到两百。
孙绍对出行的车马,也做了限制。
商人只能乘坐一匹马拉的车,御用商人可以达到两匹,以此类推。
所以只要看马车,就能看到一个人身份的尊贵。
让人一目了然。
商人可以有钱,但孙绍不会让他们的社会地位超过“士”。
这也是每次鸿都门学的考核,如此热门的原因。
能够进入鸿都门学,并且顺利毕业,即可平步青云。
就连诸葛亮,都成为了鸿都门学的走读生。
一些重要的课程,他会专门去学习。
或许看同窗的笔记,参加鸿都门学的“期末”。
因此,鸿都门学的毕业考试,其实也相当于“科举”了。
只是学生没有向全体人员开放。
趁着长子和次子的出生,孙绍决定开放“恩科”。
也就是允许在野人士,参与鸿都门学的毕业考试。
为了维持秩序,这些在野人士,须由当地的县令进行举荐。
也就是东汉常用的“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