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三国八岁守孝期,手下军骑脸输出 > 第4章 曹老板爱玩笑,他可不客气!

第4章 曹老板爱玩笑,他可不客气!

来。

为了表示对孙绍的重视与尊重,曹操决定派遣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作为使者,前往交州,当面进行册封并探查虚实。

他最终选定了以老谋深算、洞察人心而闻名的谋士贾诩。

贾诩不敢怠慢,接到曹操的命令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路,虽然己经尽量加快了速度,但从许昌到遥远的交州,依然花费了整整二十天的时间,他才终于踏入了交州的地界。

刚抵达苍梧郡境内,贾诩的行进速度就立刻放慢了下来,他并没有急着赶往龙编,而是选择驻留下来,仔细观察这片他从未踏足过的土地。

交州不同于繁华的中原地区,这里地处偏僻,气候湿热,贾诩很好奇,那个据说年仅九岁的孙绍,究竟是凭借什么样的能耐,竟然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平定内乱,统一整个州郡,并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在他看来,孙绍如此年轻,缺乏经验,很可能只是一个被某个幕后高人推到台前的傀儡罢了。

交州的迅速平定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手。

贾诩一边行进,一边仔细观察着苍梧郡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的生活状态,他总感觉这里与他熟悉的中原地区有着极大地不同,这种不同并非仅仅体现在地理环境上。

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里的百姓,他们的精神面貌与中原流离失所的难民或是麻木迟钝的底层民众截然不同!

贾诩注意到,交州的百姓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气,他们劳作时热情洋溢,对生活似乎抱有极大的希望。

“难道仅仅是因为交州地区长期以来相对安逸,没有遭受中原那样频繁战乱的侵扰,所以百姓才能保持这样的状态?”贾诩心中感到古怪,他知道交州、益州、辽东等地,确实是当时中原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选择的“三大圣地”。

然而,当贾诩进一步通过打听,得知官府向百姓征收的赋税竟然低至令人发指的“十五税一”(即只征收收成的十五分之一)时。

他猛地心底一颤,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甚至可以说是惊骇的神色。

这、这尼玛还是处于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战争年代吗?!

贾诩心中充满了疑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路诸侯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开销和争夺地盘,无不巧立名目,疯狂地向百姓征收高额赋税,搜刮民脂民膏,否则哪里来的钱打仗?

就连以“待民宽厚”自居的袁绍,其治下的赋税也高达整整西成!

而曹操为了筹集军费,下手更狠,赋税甚至超过了五成以上。

然而,即便如此,曹操的财政依然捉襟见肘,甚至被迫任命了像“摸金校尉”这样的官职,专门去盗掘古墓,以获取随葬品来补充军费。

由此可见,在汉末乱世,各路诸侯的财政压力到底有多大,己经到了饮鸩止渴的地步。

交州这样贫瘠偏远的地方,凭什么能收这么少的赋税,却还能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并进行大规模建设?

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贾诩,他决定不再只是匆匆路过,而是要深入探查,一探究竟,揭开交州这层神秘的面纱。

贾诩在探查中了解到,交州本地的民风确实淳朴,但也带着一股惊人的彪悍之气,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的相对贫困和险恶的生存环境。

用一个网络热词来说,这里的百姓是真真正正的“穷尔”,没什么可失去的,反而更敢拼。

在士燮统治时期,治理地方相对容易,因为当地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缺乏像中原那样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大家族和士族势力。

士燮手下的官员也大多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非常“咸鱼”,基本上不用怎么做实事。

甚至就连古代官员常见的贪污这种“小事”,在交州都很难做好。

毕竟交州以前穷得叮当响,郡县府库里基本上都在跑老鼠,油水极少。

除了士燮作为名义上的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还能搜刮一些钱财供养自己的门客和军队外,其他下级官员几乎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什么机会中饱私囊。¨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所以贾诩才会对孙绍治理下的交州表现出如此大的好奇!

他自己出身西凉地区,那也是一个同样荒僻、民风彪悍的地方,也有羌人等外族不断作乱,与汉民冲突。

可是,交州给他的感觉,与西凉那种充满压抑和暴力的氛围完全不同,这里似乎正在发生着某种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贾诩并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