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三国:苟在曹营谋圣世,袁绍疯了 > 第24章 林明贪心?不给典韦大斧砍头作酒!

第24章 林明贪心?不给典韦大斧砍头作酒!

“这样吧,赏你们二人官升一级,赐绸缎五十匹,上等战马一匹。.暁^税~C+M-S· ¢勉`沸\阅,犊!”

“多谢主公。”

廖化与周仓对视一眼,欣喜不己。

曹操又嘉赏了一众将士,随后命人摆下酒宴,为曹嵩等人接风洗尘。

宴后。

曹操连忙召集一众心腹前来议事。

“诸君。”

“这陶谦欺人太甚,竟然暗中教唆黄巾余孽,意图害我全家老小,此仇不报,我枉为人子。”

“我决议,即日起兵讨伐陶谦,我要血洗徐州,以泄我心头之恨。”

滔天的杀意从曹操的身上迸发出来,显然陶谦这样的卑劣手段,己经触及到了曹操的底线。

“血洗徐州?”

听到曹操杀气禀然的话,所有人都是眼角抽动。

此前他们才与陶谦交战,是天子下令调和,方才各自罢兵。

可随后曹操下令强行迁移十五城的百姓,引来不少士人的不满与非议,致使曹操在徐州士人中的风评下降。

此番若是血洗徐州,只怕会彻底与徐州士族决裂,甚至还会引来全天下士人的指责与谩骂,徒增残暴不仁之名,成为永远无法洗刷的污点。

“主公不可啊!”

荀彧连忙站出来反对,将血洗徐州的弊端逐一述说。

“文若所言差矣。”

“明公之所以血洗徐州,是因为陶谦用此下作手段谋害明公一家老小,如此行径与禽兽何异?”

“圣人有云:百善孝为先。”

“我大汉自开国以来便是以孝治国,明公为报父仇而屠徐州,是合乎礼法、合乎天道的大孝,若明公知晓陶谦此举却无作为,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日后又如何能荡平西海,匡扶汉室?”

程昱与荀彧的立场不同,首接搬出孝道来反驳荀彧。

面对程昱口中咄咄逼人的“孝”道,荀彧也是哑口无言。

“唉。”

“这陶谦也有谦谦君子的美名,此番怎会用出这般下作的手段,祸不及家人的道理都不懂吗?”

“仅是走错一步,却不知要为徐州带来多少灾祸!”

眼看曹操蠢蠢欲动,自己却是没有劝阻的办法,只能将目光看向了戏志才。

戏志才是曹操的首席军师,在曹营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

“主公。”

“陶谦意图谋害老太公,此罪大恶极,不容有赦。”

“然,

我军方才经历数场大战,正是人困马乏,此时又正值秋收之季,军民正在抢收粮食,民心向安。”

“这时候贸然与陶谦交兵,一来将士们未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持续作战恐有影响,二来百姓们心中或有怨言,三来军中的粮草难以维持大军征伐。”

“窃以为当休整三月,待到明年开春之时,再举兵伐徐州。”

戏志才看了一眼荀彧,不紧不慢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同样支持曹操打徐州,这是他们扩张实力必须迈过的一步。

但现在打徐州并不理智,所以他将时间拖到明年开春,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缓和,曹操心中的怒气自然会减少,自然就不会在执意血洗徐州。

此乃缓兵之计!

程昱看了一眼戏志才,却是没有再继续反驳。

反正他的目的是攻打徐州,而眼下确实有不少的问题在,推迟到明年开春反而更加的稳妥。

曹操却是眉头紧锁,身上的杀意不曾因为荀彧、戏志才的反对而减少半分。

“主公。”

“末将在与先生分别之前,先生曾给我一个锦囊,说是主公若觉得为难时,不妨看一看。”

眼看气氛变得有些沉闷,廖化却是站了出来。

“锦囊?”

“快拿来给我看。”

听到林明曾给廖化锦囊,曹操顿时来了兴致,或许子唯有好的办法。

“明公若执意要攻打徐州,明可为明公提供粮草所需。”

“但主公不能迁怒于徐州百姓,更不能血洗徐州,而应当传檄文布告天下,言明陶谦教唆麾下部将劫杀老太公,占据大义。”

“此次出兵只为诛杀首恶陶谦,只要陶谦愿意引颈受戮,明公自当领兵回归兖州,否则曹军每破徐州一城,城中百姓不论男女老少,一律迁移到兖州。”

“若有人帮助陶谦者,皆视为仇寇,不死不休。”

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