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众人半信半疑,未太在意。
加之戏志才献策,称刘表可断袁术后路,陶谦不足为惧,给人稳操胜券的错觉。
如今又是农忙时节,曹操刚接手兖州,还要处理百万黄巾带来的诸多问题,众人忙得焦头烂额。
种种因素叠加,酿成今日困境。
故而曹操闻袁术、陶谦来袭,第一念头便是求教林明。
见曹操频频看向林明,众人明白其意,也齐齐望向林明,等待答复。
林明感受到目光,却淡定地啜了口茶,慢条斯理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既然他们来了,就首接迎战便是。”
依史书记载,封丘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幻!想,姬· *埂′辛`最\筷-
故林明毫无废话,开口便是硬干。
见林明如此简洁,曹操以为他因未采纳其预测而敷衍,忙追问:
“子唯,打自然要打,可如何打?先对付谁?还是同时迎战袁术、陶谦?”
林明闻言沉思片刻。
“明公。”
“如志才先前所言,陶谦名过其实,能力有限,守城尚且不足,何谈攻城略地?”
“只需遣一员上将前往任城,便可让他寸步难进。”
“袁术这边则倾全力速战速决。”
“妙!”
“依子唯之见,我军中谁可担此重任,镇守任城?”
曹操听罢计策,又问守城人选。
众武将闻声纷纷挺胸抬头,向林明暗送秋波。
“曹仁,曹子孝,可当此任!”
林明扫视众将,最终锁定年轻曹仁。
曹仁乃曹氏嫡系,仅次于夏侯惇,乃曹操绝对心腹。
其能力在曹氏武将中名列前茅,尤其擅守城,堪称第一。
后世诸多战役中,面对关羽、周瑜等名将猛攻,他总能稳守城池,足见其才。
眼下让他镇守任城,对付远不如关羽、周瑜的陶谦,稳如泰山。
“英雄所见略同!”
曹操闻言喜笑颜开,林明所选与他心意相合。
兖州危在旦夕,随时可能崩塌,他自然只信自家之人。
而家中武将中,夏侯惇资历最老,武力最强,却性急鲁莽,难当大任。
夏侯渊擅奇袭,冲锋可行,守城不足。
余人或资历浅,或能力弱,唯曹仁早随他征战,屡立功勋,行事稳重,最适合镇守任城。
“子孝!”
“我拨你五千精兵,镇守任城,在我击退袁术前,绝不许陶谦再进一步。”
“末将遵命!”
曹仁郑重应诺,双目满是坚毅。
“公达、仲德。”
“烦请二位随军为师,随子孝前往任城坐镇,以防陶谦使诈。”
为确保无虞,曹操特派荀攸、程昱同行,給任城加双重保障。
“领命!”
程昱与荀攸躬身应下。
“元让、文若、子扬,你三人留守兖州,安抚民心,备齐粮草辎重,不可断绝。”
“其余众人,随我征战陈留!”
曹操果断定计,迅速部署各路人马。
一切安排妥当,文武散去,仅剩林明、荀彧、戏志才等核心谋士。
“明公。”
“虽荆州刘表受孙坚牵制,但北方袁绍己两胜公孙瓒,稳坐冀州,公孙瓒己成强弩之末,无法威胁袁绍。”
“明公何不修书一封,请袁绍派兵相助?”
荀彧趁机补充道。
“若非文若提醒,我险些忘了袁本初!”
曹操一拍大腿,袁术、陶谦攻兖州,只为对付袁绍,他不过是殃及池鱼。
如今身陷困境,袁绍岂能袖手旁观?
当即挥笔写信,数百字将处境写得危急万分,催袁绍速派援兵。
兖州。
陈留。
“孟德,你可算到了。”
陈留郡守张邈率众将校,恭迎曹操大军。
“孟卓。”
曹操面带笑意,与张邈寒暄。
“孟卓,眼下形势如何?”
双方入城后,曹操首奔主题。
“袁术及匈奴兵马屯于封丘,总数超六万,袁术先锋刘祥昨日领万余人攻占匡亭。”
张邈如实禀报,并命人取来陈留郡地图。
陈留郡自古为天下要冲,西通八达,治所陈留,下辖十七县,人口超百万,富庶不逊任何大郡。
看着地图,曹操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