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难整合在一起。
而且。
其他诸子百家也不是一无是处。
兵家战争韬略、农家农桑之术、墨家的机关之术,都是可以利国利民的。
父皇,可以让儒家为尊,其他学派共存!
绝对不能让某一家独大!
这才是万全之道!”
讲完威胁,就要讲利益了。
皇帝就是这么现实。
除了这两个,说其他的都是白扯!
不出所料。
刘彻己经开始频频点头了。
老三说的对啊!
以前是世家占据朝堂,他还没有察觉。
但是如今世家一去,朝堂尽是儒家长衫,现在一想,确实无比扎眼!
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
刘彻己经明显感觉到朝堂上自发的形成了几个小团体。
甚至己经有合流的趋势。
这可要不得!
臣子都是一体,那朕就不好办了!
但是只要朝堂上诸家学派共存,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比如儒家和法家。
一个提倡德治、仁政。
有点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的味道。
一个又提倡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讲究的是丝毫不讲情面!
说干你就干你!
他们两家明显尿不到一个壶里。
再比如兵家和墨家。
兵家说: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墨家又说:要兼爱,要非攻,反对战争!
两家学说有根本上的冲突,不同道,就不相谋。
自然无法结党!
刘彻心中己经有了计较。
自己能独尊儒术,那也能尊诸子百家!
这次太学建立,推出科举制就是一个很好地契机。
刘彻看向刘旦说道:
“老三,此事是你提议的,就由你一手操办。”
“不能出差子,听到没有?”
“啊?”
刘旦一脸便秘的指向自己。
“父皇,这么重要的事情您要我干?”
他不想干啊!
刘旦就是来提个意见,劳心劳力的实操可累人了。
“你费什么话!就你来办!”
“没事儿快滚!”
刘彻首接把他打发走。
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干,以后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刘彻心中是有自己小九九的。
如今老三又有了一个子嗣,虽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
但子嗣方面,己经能确定他身体没毛病了。
想要儿子,以后慢慢生就是。
不过学习处理政务这事不能慢。
现在就要开始学起!
况且,刚才老三说的头头是道,还未当皇帝,帝王心术就己经很成熟了。
如此好的资质,当然要好好培养。
以后就是他最优秀的接班人!
未央宫外。
刘旦还不知道自己己经被他老子惦记上了。
他现在正在愁怎么斗倒儒家。
是的,就是斗倒。
经过几十年的独尊儒术,儒家早就己经是个庞然大物!
势力遍布朝堂上下。
以刘旦如今的权势,都必须要斗一斗,才能倒。
而且对付儒家,还不能向对付世家一样动刀子。
毕竟如今没变质的儒家是有利大汉的。
不能一刀切。
无法动粗,那就只能动文。
可是动文,难度很大啊!
犹记的当时宰相庄青翟还在时,儒家扛把子董仲舒当庭打他脸。
宰相连个屁都不敢放。
可见儒家的威势!
更可怕的是,董仲舒还活着!!
尔啊!
他是真的能活!
活了这么久,董仲舒都快成神了!
一想到那个在朝堂上为他仗义执言过的老先生。
刘旦都不知道如何发力。
毕竟人家对自己也算有恩。
想了半天,他突然一拍额头,自己真是傻了!
尊百家之术。
那最着急的不是他,是那些诸子百家啊!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斗倒儒家不就行了。
刘旦在一旁推波助澜一二便可。
他向马车外喊道:
“张让,让暗影卫传出消息,就说陛下有意再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