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22章 国家制度改革,陛下竟问燕王?

第22章 国家制度改革,陛下竟问燕王?

可笑过之后,他眉头又皱了起来。

每次涉及刘旦,他那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修养就荡然无存。

或许这就是父子情深吧!

“老三说他不是不能当皇帝,还想做个好皇帝。?s/s¨x¢i~a,o^s/h·u!o\._c′o~m¢

只是政事太繁琐……”

刘彻摸着下巴沉思。

要做个好皇帝,勤政是最基本的要求。

“看来朕得加快改革宰相的步伐,至少得赶紧搭个执政班子。

一是给老三瞧瞧,政事也能精简,当皇帝也能舒坦些。

二是新建的班子有老三指点,能及时补漏完善。

三是……”

刘彻瞅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疏。

头疼欲裂。

这一个多月没宰相,他真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唉,朕得承认,后世那朱姓皇帝确实比朕勤奋。”

刘彻摇摇头,不得不服。

当然,他只服勤奋,不服别的!

想他刘彻,后世尊为汉武帝的雄主,怎能轻易认输?

不服就干!

刘彻振作精神。

再次埋头书山!

一代霸主汉武帝刘彻,受洪武帝朱元璋激励,治国越发勤勉了!

叮!刘旦成就点加1!

刘彻在宣室殿狂批奏疏时。

椒房殿内。

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对坐无言。

气氛凝重。

“燕王就国一事,你父皇没答应。”

卫子夫轻叹一声。

“自从那日我提了这事后,你父皇半个月没踏进椒房殿。

你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吧?”

刘据郑重点头。

父皇在警告母后。

“小辈争位,你别插手!”

以前父皇只是看好老三。

仅是欣赏,未有实际举动。

如今却是摆明态度,要给老三争储的机会!

“现在你舅舅被禁入宫,你表哥也声明两不相帮。

连你娘我也被下了封口令。

以后全靠你自己了!”

卫子夫话音渐厉,一甩长袖,凤目圆睁。

尽显母仪天下的威势!

“我卫子夫的儿子,不输任何人!

既然你父皇开了口,你若还想要皇位,就凭自己去争!

有能耐,皇位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若没了帮衬就一败涂地,还不如早早让给你三弟。

免得让人笑话!”

刘据神色肃然,深吸一口气。

起身向卫子夫行大礼,五体投地。

“儿谨记母训!”

此后,宣室殿多了一道身影。

太子刘据也投身于堆积如山的奏疏中。

刘彻未加阻拦,反倒乐见其成。

太子不及老三见识广博,灵气稍逊。

但勤能补拙。

加上他宽厚仁德的性情,日后施政也不会差。

日子一天天过去。

宣室殿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慢慢形成一个小朝会。

第一个加入的是骠骑将军霍去病。

第二个是光禄大夫金日磾。

第三个是中郎将苏武。

第西个是太仆上官桀。

第五个是大司农桑弘羊。

这群人中,除桑弘羊外,都有个共同点。

年轻!

其中最大的苏武也不过三十。

西十岁的桑弘羊之所以例外,是因他掌管财赋,需稳重老练。

如此,大汉的辅政团队初具雏形。

军事、财政、民政,无所不包,且活力十足。

定能将大汉推向更辉煌的未来!

“老三,怎样?”

“父皇这内阁班子行不行?”

刘旦盯着这几人,一脸呆滞。

好家伙!

您这是断了儿孙的路啊!

好家伙!

这几人,除了霍去病。

全是“昭宣盛世”的名人。

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都是刘彻临终前的托孤重臣。

再加个霍光,就能凑一桌麻将了!

不过现在老霍还在,小霍还没出头。

霍光换成了霍去病。

效果一样。

照样能凑一桌。

至于中郎将苏武,也不简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