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大食·巴格达·哈里发宫廷
椰枣树的阴影在炽烈的阳光下摇曳,却驱不散宫廷深处那份粘稠的猜忌与寒意。^x-i,n?d\x~s+.¨c_o\m′金碧辉煌的议事厅内,黑衣大食的哈里发曼苏尔,这位以雄才大略和冷酷多疑着称的帝国主宰,正用他那双深陷在鹰钩鼻两侧、如同秃鹫般的眼睛,死死盯着跪伏在地的几位心腹大臣。他手中捏着的,是几张辗转来自遥远呼罗珊的、字迹潦草的密报。“勾结唐人?重建萨珊?自立为波斯王?”曼苏尔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棱,扎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他缓缓站起身,镶嵌着硕大绿宝石的金色权杖无意识地敲击着铺满波斯地毯的地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好一个阿布·穆斯林!好一个呼罗珊总督!朕给他的权力和荣耀,难道还填不满他那颗波斯贱民的野心吗?!”他猛地将密报狠狠摔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那些密报,来源各异,却指向同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事实:他那位手握重兵、威震中亚的总督,似乎正与东方的强敌大唐,进行着某种不可告人的交易!甚至有“确凿”的“证据”显示,阿布·穆斯林与大唐使者在木鹿秘密会晤,接受了唐皇册封其为“波斯王”的金印!密报中甚至附上了一封字迹模仿得惟妙惟肖、却盖着阿布·穆斯林私印的“密信”残片,信中竟有“共击巴格达,分治河山”的狂悖之语!“陛下息怒!”首席大臣瓦西格慌忙伏地,额头渗出冷汗,“此等流言,荒诞不经!定是唐人奸计,意在离间陛下与总督的君臣之义!总督对陛下,对圣教的忠诚,日月可鉴啊!”“忠诚?”曼苏尔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温度,只有无尽的寒意,“瓦西格,你的忠诚,朕从不怀疑。但阿布·穆斯林的忠诚?”他踱步到巨大的镶嵌着宝石的窗户前,望着外面繁华的巴格达城,眼神阴鸷,“他平定呼罗珊起义时,杀的人头滚滚!他拥立朕登基时,手上沾满了倭马亚皇族的血!一个对旧主如此狠辣,又手握二十万重兵的人…你告诉朕,他的忠诚,值多少第纳尔?”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古兰经》有云:‘你们当防备一种灾难,它不但专降于你们中的不义者…’阿布·穆斯林,功勋卓着,然其势已成尾大不掉之患!唐人此计,歹毒至极!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他引经据典,为自己的猜忌披上神圣的外衣。“陛下…”另一位大臣,掌管宫廷密探的伊本·穆格法小心翼翼地开口,“流言四起,总督府邸确有不明身份的东方商旅频繁出入…虽无实据,然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总督身处要冲,手握雄兵,其心…不可不察。为帝国安稳计,陛下或需…早做决断。”他话语含蓄,却字字诛心。曼苏尔沉默片刻,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冰冷的权谋彻底取代。他坐回宝座,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冷酷:“传旨。”“着宫廷侍卫长哈立德,持朕的‘金樽’,携朕亲笔慰问书信,星夜兼程,赶赴呼罗珊木鹿!代朕…犒赏总督阿布·穆斯林劳苦功高!命其…务必‘满饮此杯’,以慰朕心!”“满饮此杯”四字,曼苏尔咬得极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金樽!哈立德!满饮此杯!在场的重臣无不心头剧震,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哈里发这是要…赐死阿布·穆斯林?!以犒赏之名,行鸩杀之实!巴格达宫廷的暗流,终于化为一道裹挟着剧毒的惊雷,劈向万里之外的呼罗珊!呼罗珊·木鹿·总督府“砰!”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杯被狠狠砸在坚硬的大理石地面上,美酒四溅,如同殷红的血。阿布·穆斯林,这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如同雄狮般的呼罗珊总督,此刻须发戟张,双目赤红,胸膛因极致的愤怒而剧烈起伏。他面前,几名心腹将领和谋士垂手肃立,脸色同样难看至极。“唐人奸计!曼苏尔昏聩!”阿布·穆斯林的声音如同受伤的猛兽在咆哮,震得大厅梁柱嗡嗡作响,“勾结大唐?自立波斯王?放他妈的狗屁!老子为阿拔斯家族流血流汗,打下了半个帝国!如今坐镇这鸟不拉屎的呼罗珊,替他们挡住如狼似虎的唐军!他们…他们竟听信这等拙劣的谣言!还要派哈立德那个阉狗来‘犒赏’老子?!‘满饮此杯’?哈哈哈哈哈!”他发出悲愤而绝望的狂笑,笑声中充满了被背叛的痛楚和滔天的怒意。作为从底层奴隶一路拼杀到帝国总督的枭雄,他太清楚曼苏尔的手段了!那“金樽”里装的,绝不是什么琼浆玉液,而是见血封喉的鸩毒!哈里发对他,已起必杀之心!“总督息怒!”首席谋士,来自波斯呼罗珊本地的智者法鲁赫,上前一步,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