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心诚
沉香轩后院,桃儿将叫花鸡小心翼翼地挖出来,用荷叶包好。¢p,o?m_o\z/h-a′i·.?c~o^m.院子里的花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让人心神安宁。
沈玉又从库房挑了两匹绸缎,正要出门,却见李嬷嬷带着玉环过来,怀中捧着一对蜀锦。
“毅国公府大姑娘已向老夫人认错,老夫人念在两府交好的份上不便追究。”李嬷嬷道,“这是老夫人赏的绸缎,以慰大少奶奶受惊之苦。”
沈玉轻笑:“谁若是不来惹我,我自然好说话。这次既然她主动认错,我也不再追究。但若有下次,新仇旧恨一并清算。”
看到沈玉手中的绸缎,李嬷嬷问:“大少奶奶这是要去哪?”
“去谢谢宓太君救了玉雪。”
“那让奴婢把这绸缎送回屋里。”
“不必了。”沈玉将老夫人赏的绸缎一并拿上,“若非宓太君,玉雪性命难保。多送两匹,才显得心诚。”
李嬷嬷和玉环面面相觑。这是在故意不给老夫人面子吗?
李嬷嬷担心沈玉没把老夫人的警告放在心上,却又不敢多问。看着沈玉远去的背影,她叹道:“大少奶奶待人接物远比我想的周到。”
玉环这才明白:宓太君救了狗,大少奶奶马不停蹄地奉上四匹上等绸缎以表谢意,这是知恩图报的表现。
夜幕降临,绿竹轩内,秦玉瑶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萝2??拉tD小)×%说,; *<[免:费/?阅ˉ读′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眼神飘忽不定。
“姑娘,”丫鬟小声道,“上官小姐那边传话来,说事情都办妥了。”
秦玉瑶点点头,却没有说话。铜镜中倒映出她略显苍白的脸色,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秦玉瑶赶紧躺回床上,拉上纱帐。
“大姑娘,老夫人让我来看看您的身子可好些了?”是李嬷嬷的声音。
“多谢老夫人挂念,”秦玉瑶虚弱地说,“已经好多了,只是还有些乏。”
“那您好好休息。”李嬷嬷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对了,大少奶奶今日去给宓太君送了四匹绸缎,说是感谢救了玉雪。”
秦玉瑶的手指微微一颤,攥紧了被角。
待李嬷嬷走后,她才长出一口气,却又陷入了新的忧虑。沈玉这般举动,是真的只为了感谢宓太君,还是另有深意?
夜色渐深,院子里传来虫鸣声。秦玉瑶辗转难眠,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今日发生的一切。她知道,这件事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未必就此结束。
沈玉站在幽兰苑门前,望着眼前这座幽静的院落。青石板路两旁的海棠花开得正艳,花瓣随风飘落,在地上铺就一条粉色的绸缎。院内寂静得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鸟鸣。
“大少奶奶,宓太君很少出门,也不与府里人来往,恐怕不会见您。′w¨o!d^e?b~o-o!k/s_._c_o/m*”领路的小丫鬟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听说她来府上已有三年,却从未参加过任何宴会。”
桃儿皱起眉头,不满地嘟囔:“这话说得不对吧?前几日宓太君不是亲自把玉雪送回沉香轩的吗?”
小丫鬟脸颊泛红,支支吾吾道:“这...这是府里人常说的。这位贵夫人还认得回府的路不,奴婢可在此等候。”
“不必了。”沈玉微微一笑,示意她退下。
迈入幽兰苑,庭院更显空旷。廊下无人,檐角挂着的风铃随风轻响。这种冷清,让沈玉恍惚间以为回到了西陵侯府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
“有人吗?”桃儿提高声音喊道,声音在院中回荡。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着藕荷色衣裙的小丫鬟匆匆跑来,警惕地打量着她们:“你们是谁?怎么来幽兰苑了?是不是走错路了?这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
这连珠炮似的发问,让沈玉不禁莞尔。看来这幽兰苑确实少有访客,连个生面孔都要这般盘问。
“这是我家大少奶奶,”桃儿挺直腰板,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特来感谢宓太君救了我家的狗。”说着,将手中的锦盒往前递了递。
小丫鬟闻言,神色立变,慌忙接过锦盒,脸上的警惕瞬间化作恭敬:“原来是大少奶奶,奴婢该死,竟没认出来。”
“无妨。”沈玉轻声道。
“夫人在凉亭里做针线。”小丫鬟引路道,“请大少奶奶随我来。”
穿过曲折的游廊,眼前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