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未必是巧合!”魏程来回走动,他的眉头皱得很紧,眼中透露出一丝恨意,“姬清颜是一个非常狡诈的人,夏主是一个更加狡诈的人!他们必然早就串通好!”
“陛下也不必忧虑,晋军已经行动,只要我们西线行动够快,夏军就反应不过来!”
刘言话音刚落,殿外却忽然传来了声音:“陛下!陛下!西线急报!西线急报!”
兵部侍郎陈源疾步走到殿外。.求¨书^帮\ \庚*歆.最,筷^
“进来!”
陈源进来,呈递上情报:“陛下,夏军于半个月前发动了对晋国沁阳郡进攻,沁阳郡四日前告破!”
刘言顿时大惊:“这不可能!”
看完情报的魏程也露出了震惊的表情,握着情报的手在颤抖:“夏军不仅仅攻下了沁阳郡,夏主此时也在秦州!秦州夏军已经开始动员发兵,恐怕现在要开始攻打我们赵州了!”
“陛下不必担心。”
这时,站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南宫旬站了出来。
自魏程登基之后,南宫旬正式进入中枢。
鉴于中书令是魏无忌,魏程给了南宫旬门下侍郎的职位,也就是左相。
“夏军不会两面开战,依臣所见,夏军会快速摧毁晋军在秦州的主力军,或者以雷霆之势震慑住晋军,再对我们展开军事行动。!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魏程这才点了点头,觉得南宫旬说的有道理。
“闻渊可还在京师?”
“回禀陛下,闻帅已经南下徐州。”
“再传朕的命令,无论付出任何代价,务必攻破夏国徐州防线!无论付出任何代价!”
刘言道:“是!”
“陛下,臣还有话要说。”南宫旬说道。
“但说无妨。”
“臣认为,这一次伐夏,我们却也不必操之过急。臣的意思不是不发兵,而是在交战的过程中,不必着急,而是突出一个稳。”
“此话怎讲?”
“我们刚宣布废除精盐银钞协定,夏国从我们这里买粮食的通道直接封闭,夏国这些年大肆发行银钞,造成了物价上涨。若不是从我们和晋国购买大量粮食,两国各州郡粮价早已暴涨。”
“现在夏国从我们这里和晋国那里的粮食断了,粮价肯定会快速上涨,影响到夏国的民生。”
魏程点了点头,刘言却说道:“这不会对夏国造成致命的打击,夏国百姓忍一忍就过去了。”
“不不,刘公可能不太了解夏主治理夏国的方式,夏主数年前对夏国的官僚进行了一批大清洗,并且在各州推行新政。~天\禧?暁^税+王^ ?追¢醉¨鑫?彰*劫?他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他抓住了三股势力。但现在一旦粮价暴涨,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势力将会倒戈!”
刘言疑惑道:“哦?”
刘言对南宫旬是看不起的,南宫旬出身寒门,在刘言看来,他只是耍了些小手段,迷惑了还是储君时候的魏程,才有了现在的地位。
南宫旬说道:“夏主抓住了寒门、商人和平民这三股势力,他通过大量提拔寒门,给商人利润,使住在城里和城周围的平民获工作,使乡里的平民获得土地,牢牢把握住了夏国的政权。这些年他杀了许多人,却丝毫不能动摇他的权力。”
“一旦我们与晋国切断粮食渠道,由于大量银钞带来的粮价上涨,首当其冲的就是平民,尤其是城里以及周边靠工厂工作获得收入的平民。”
“夏主以商业来盘活主要的几个繁荣地区,这几年工厂遍地开花。粮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这直接关乎到夏军的后勤。”
“所以臣认为,王师在进攻的过程中,追求稳,一定不会有错。”
“有道理!”魏程点了点头,“左相的意思朕明白,朕不会催战!”
“陛下圣明!”
可以说南宫旬对秦州以及夏国粮价的推断都是正确的,这一套推论找不出漏洞。
八月中旬,梁京的舆论还在进一步发酵。
虽然魏国废除了夏魏银钞结算精盐的协定,梁京的舆论也几乎开始一边倒的敌对大夏,但魏夏的关系尚未正式决裂。
应该说,之前双方达成的停战协议,尚未被撕毁。
边境的秋阳依然是和煦的,秋风依然是清爽的。
甚至还有大量民间商人在边境走私日常物资。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