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开局面临亡国,皇帝他逆袭一统诸天 > 第555章

第555章

公孙赞眼见皇帝准备情绪上头了,连忙说道:“陛下,那高丽不过是海东小国,何必与此一般计较。-顽!夲-鰰¢颤- \埂^芯/蕞?哙·”

公孙赞哪是心疼皇帝,他是心疼国库?

知道收钱有多开心吗?

那知道花钱有多痛苦吗?

知道每天眼睛一睁,数百万两银子流出去是什么感觉吗?

是那种整个人的精气神被抽空的无力感。

皇帝这表情一看就是想发兵干高丽了。

那海东之国,发兵过去,岂不是又要烧钱?

现在第三代火炮已经在加班加点批量生产,一支就要2000两。

今年目标是200台,未来五年的目标是5000门。

1000万两的预算!

一年必须拨款200万两。

还不算火炮和铁炮!

这只是火炮而已。

现在军器监又扩大了,新式胸甲的生产线已经全面拉出来。

最普通的新式胸甲,一套是40两,未来五年的目标是50万副,一共2000万两。

精锐的新式胸甲,一套是70两,未来五年的目标是10万副,一共700万两。′w·a_n\z~h?e*n.g-s¨h`u?.′n/e¨t.

禁军新式胸甲,一套是100两,未来五年的目标是5万副,一共需要500万两。

仅仅的胸甲,未来五年要花掉3200万两,一年大约是640万两。

更别说海线要扩张,西北硝石的商线要扩张,南部的越州深山铁矿要挖。

那每年三镇的固定军费支出,不算胸甲、新式火炮、火药,以及武器折旧更新迭代等等,就已经到了2000万两。

如此说来,一年军费开支往4000万两算没问题吧?

那现在一年的农税加起来才不过1000万两出头。

好在银行贷款十年之内每年至少有800万两收入。

官府商业一年营收,算上私营商社分账,一年收入从三年前的大约在100万两到现在的800万两。

那盐自然要单独列出来,之前预估的是600万两,现在已经赚了1000万两了。

这差不多是3600万两。

公孙赞说完,立刻又将今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详细跟皇帝核对了一遍。

这一听下来,已经稳定下来的收入,连军费开支都覆盖不了。

李彦便疑惑起来:“商税呢?还有南海商线赚的利润也没算进去。”

“商税目前稳定在300万两。\w¢z-s`x.s¢._c-o/m!”

“不对,去年就是300万两,朕记得上个月看过太府寺的汇报,从去年到今年,商社登记数量已经从3000家增加到8000家,最明显的布匹价格暴跌,这意味着市场上的产能已经充足,这背后是大量商社合力的结果。”

“陛下说的是,但商税的收取难度太大……”

“多建一些河道关卡,该收的税就得收!”李彦放下手里的茶杯,转身盯着地图,“朝廷把商业机会大部分都下放到民间,是希望民富。民富与国富相辅相成,只有民富,那是别人砧板上的鱼,魏国现在没打下去,是因为还不到时机。”

“只有民富和国富,才能国强,国强是民富和国富的基础。”

“各方都受益,才能走得更远。商税打到收,但切记按照标准收,在税法中收,绝不可乱收。”

“是!”

“商税算进来,军费可以覆盖了吧?”

“可以是可以,但目前朝廷还有其他开支……”

“红夷人的钱!朕记得一匹丝绸十两银子,他们是愿意的。还有瓷器,一两一个,他们也是愿意的。”

“的确愿意,我们的货物也非常充足,但因为红夷人在南海做买卖,从南海北上一次,需要一个月时间。双方的船只数量到目前为止尚且有限,输运的总量自然有限。”

“如果要补充充足运输的船只,恐怕至少要好几年时间。”

公孙赞的意思也很简单,南海的商线单品利润虽然高,但因为运输幅度太大,建立起连续的运输海线,是需要时间的。

李彦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反驳,因为这实在无法反驳。

“盐的收入还可以再提的吧?”李彦又问道。

“可以,魏国的需求很大,现在才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