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河关于\"汉语性\"的论述:真正的方言写作应在保持语言活力的同时,参与现代汉诗的总体性建构。
在全球化语境下,树科的写作具有文化政治意义。当世界语(esperanto)式的语言乌托邦遭遇现实困境,方言写作成为守护文化多样性的有效策略。这首诗证明,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密码,更是抵抗文化霸权的温柔武器。
结语:在遗忘与抵抗之间
《我唔信老子死咗》最终指向一个永恒的悖论:我们越是执着于记忆,越是在加速遗忘的过程。但树科选择用诗歌将这种悖论转化为存在的明证。在粤语的声韵中,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文化记忆的再生节点;传统不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持续重构的动态过程。当诗人高喊\"我唔信\",他实际上在说:只要方言还在呼吸,只要记忆仍在疼痛,我们的文化之血就永远鲜活。
这首诗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提供了某种确定的答案,而在于它用粤语的音调,在文化的废墟上敲击出存在主义的强音。在树科的诗行间,我们听见的不仅是岭南的雨声,更是整个华语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灵魂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