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个建议,说道:“老夫人,明儿既是已经得了这个病症,我们就……不要避讳了吧?”
自从她在钱乘风那了解了杨玉明的情况,又结合了众人对他的种种反应,不难看出平日里大家对待杨玉明,就是比珍宝还要看重的,连走路都是小心谨慎的。
那种情况下,任谁都会笼罩在“我是一个不正常的人”的阴影下,那样的心情,会好吗?
眼看着老太太渐渐收敛了笑意,赵宁继续说道:“我们都对明儿那样的特殊对待,其实对他并不好。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而这种情况下,明儿的心里可能就会藏着某些深重的念头……他可能会怨恨,可能会偏执,也可能会自暴自弃。”
总之不会是好的。
赵宁道:“现在明儿那般懂事知礼,只是因为他还小,有些东西他还不能真正理解和意识到。我们何不像正常人一样待他?”
她又丢出有利因素,“而且,好的生长环境和心情确实可以缓解病痛、延缓病症加重的。”
林老夫人探向她的眸子,看到她眸光熠熠,神情认真,便知眼前的丫头是认真的。
她沉默了半晌,心中思绪万千。
眼前的人是救了小孙儿一命的恩人,最不济也不会害孙儿。或许是上苍怜惜,让她来指引一番,替明儿拨开云雾的。
林老夫人一刻明悟,最终缓缓舒了口长气。
或许真是如赵宁所说……他们这样十二万分谨慎的保护,并不是小孙儿想要的。
“宁丫头,我们听你的。”
她心中担忧消散了不少,又和赵宁闲闲聊了一些杨玉明的话头。
夕阳已然落至屋檐,云霞也染上了彩色的妆容。
赵宁适时地起身,告礼离开,然后由杨管家领着去了竹笙小院,寻了赵妙意后又乘着马车离开了杨宅。
说来也巧,赵政和陈氏收拾好了东西,就赶着车来了赵宁早上下车的地方,刚等了一刻钟就看到了杨家的马车。
小木任务完成,驾着马车调转回头回了杨宅。
赵宁四人也赶车往镇子口走。
回家路上,赵妙意乐呵呵地说道着今天的所见所闻,一路上小嘴就没停过。
赵宁也听了一耳朵,对那片竹林有了计较。
既然有竹林,那竹笋还会远吗?
不过转念又想,那杨家到底是官宦人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这次也是因为她救了杨玉明,又恰巧赶上了生辰宴而已,平日里却是去不得的。
想明白这点,她也就歇了去刨竹笋的打算,心里记着有时间到菜市去,看看有没有卖竹笋的。
一行人回家后,简单吃了晚食后就齐力开始做明日的卤煮。
但他们也没有准备太多东西,因为再过两日,就到了今年的秋收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