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袋预备买东西的钱袋,其中有一个是要买菜的。
心思一转间她明白了赵宁的用意。
现在村长和邻里都在,当着众人的面给,就不怕日后李寡妇再耍赖了。
陈氏拿钱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数清了一百枚给了李寡妇。
李寡妇肉没要到,三十两也成了泡影,气得嘴都歪了,抓着一百枚铜钱就出了赵家。
宗伯神色晦暗,一甩衣袖也紧跟着出了门。
眼看事情已经解决了,众人各自回了家。
这一场闹剧结束,太阳都偏西了,赵家还没吃中饭。
厨房里。
陈氏正在煮面条,神色间有些恍然,“没想到,这事就这么就解决了……”
今天的事她是怎么都没想到,而赵宁的变化也再一次让她惊讶。
想到这,她瞥了眼外面。
夕阳暖光下,是赵宁正在温柔的给赵妙意洗手洗脸,又互相抵着头开心笑着,嘀嘀咕咕的画面,就像印刻在了她脑子里,久久挥之不去。
她不由得想,如果真是中了邪,这样的赵宁……或许更好。
她一瞬间心思几转,最终轻叹了口气。
“面煮好了,先吃饭吧。”
赵政又恢复到老实本分的模样,看陈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最后也没说什么。
赵宁洗完脸,回到厨房重新热了准备浇面条的卤汤。
片刻后,一碗碗飘香的手擀打卤面被端上了方桌,一家人如释重负的吃完了一顿饭。
没有了李家繁重的赔款,他们的日子才算是步入了正轨。
接下来就是好好将小摊子支好,尽可能的多挣些银钱预备入冬,还有新年……
—
约定取炉子和木签的三日之期已到。
晨光破晓后,赵宁和赵政把牛伯从牛棚里拉了出来,又把板车从杂物房里拖了出来。
他们原本已经和李壮商量好了一起乘车进镇,但赵宁考虑到摆小吃摊赵家自己还需要有个板车,不能再趁李壮的车了。
赵家是有板车的,只不过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出过远门,也就用不到了。
此时,赵政用水把板车冲洗了干净,阳光正好,正好可以晒晒。
早饭过后,板车已经晾干。赵政把板车套好,就和赵宁一起赶往镇上。
牛伯虽然年龄大了,拉车也是可以的,就是腿脚慢些。
二人赶到镇上时,已经巳时。
“哥,我们先去看看炉子。”赵宁说。
炉子制作过程复杂,如果做的不合适还是需要尽快改的。
二人赶着牛车,一路穿过主街到了铁匠铺。
赵宁问道:“掌柜的,我们的炉子做好了吗?”
铁匠铺掌柜的名叫张玉,是镇上有名的铁匠人,做的东西得到了非常好的口碑。
张玉听到声音,放下手里的伙计,辨认了两眼后就认得了来人。
他让赵宁二人稍等,自己去了里屋。
不多时,张玉就搬着一个胖胖的火炉子出来了。
“这是你们要的,我按照你的要求把高度改低了,然后又加了遮挡灰尘的板子,你看看行不行。”张玉道。
赵宁上前仔细瞅了瞅。
做工确实精细,遮挡的板子虽然不是很严丝合缝,但一百文能做成这样已经很符合她的预期了。
赵宁点头微笑道:“掌柜的真是厉害,这东西正是我要的。”
赵政把炉子搬到了牛车上,二人接着去了木匠那里拿回了木签子。
细细长长的木签一点也不刺手,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
赵宁心里一一把要准备的东西对了一遍,“哥,我们去买些菜。”
赵政疑问道:“你要买什么?家里不是还有些的。”
小菜园里的菜还没吃完,怎么又要买?
赵宁拉着赵政往菜饭处走,“我们要的菜要再多两样,这样才好卖些。”
片刻后,赵政才明白赵宁拉着他来的原因。
赵宁不会讲价。
赵宁摸着鼻子,站在一边看赵政三言两语就把价格打下去了。
一直以来原身只对吃喝玩乐感兴趣,买菜这种事情从来不过问,就更不知道各种菜都是什么价格,怎么讲价才便宜,所以只能赵政出面了。
赵宁和赵政绕着菜市和主街摆摊卖菜的地方转了一圈,赵宁这次才算是对这里的菜品和价位有了个大致了解。
赵政再一次把买的菜堆到马车上,询问赵宁。
“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