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崖和儋耳两郡,刘徽调动起来,一年的时间,有之前的基础,刘徽领着人再改进了粮种,而且连肥料也一并改进,一年三季的水稻,当真种出来了。_s?j·k~s*a/p,p~.?c*o?m-
所以,如何南北调动,从此成为刘徽主要考虑的方向。
船只,水运,那又将是一个大工程,刘彻想到了吗?
刘徽在丰收之后,寻着霍去病去了。
霍去病要找她不容易,百越各地,刘徽到处跑,刚得知她在那儿,收到消息时可能她都跑远了。
霍去病听到各种关于她的消息,亦知她是何意,没有再寻着她。
偶尔,刘徽会间隔一两个月寻他,会陪着他两三日,两人不说话,更多是抵死缠绵。
有时候霍去病都在想,他如今成了什么?
他不敢问。
不敢问的只能一次一次的在刘徽出现时,想要证明他们还像以前一样。
但,他们分明都清楚,不一样了。无论他们再怎么不想承认,周五就像一根刺横在他们之间。
刘徽人变得不一样,对人的态度也更不一样。
大抵唯有在床榻之间,霍去病才能确定,刘徽还是刘徽。情动时的刘徽面若桃花,连眉眼都染尽春意,娇喘之余,轻轻颤抖,额间的朱砂痣显得分外的妖娆。
那样的时候,刘徽想要退,霍去病强势的不许她有任何退离的机会,越发肆意。
纵然两人闹到最后都筋疲力尽,霍去病帮着刘徽清理身体,自是注意到,刘徽的头发似乎又黑了一些。抚过她的发丝,霍去病吻在她的发间。
刘徽注意到他的动作,一眼瞥过他的头发,似在想着什么,终是没有说话。
“一年三季的水稻,可以让两位郡守高升了呢。”两人这些年都默契的不在榻间多言。眼瞅着刘徽准备要走,霍去病才开口。
自在百越再见,每每刘徽身上穿的都是灰白相间的纱衣,饶是霍去病为刘徽准备了别的衣裳,刘徽从来不碰。
刘徽所喜,霍去病不问刘徽,却让人去打听了,知这叫道袍。
道之一字,透着玄妙,于霍去病而言,他瞧着刘徽如同置身于梦中,捉不住,握不着。
刘徽应一声,浑然不在意。
这样淡淡的刘徽,不是霍去病所熟悉的刘徽。
粮种的事,自幼时刘徽已然关注,可惜改进改进了不少,无奈那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以至于刘徽来了百越之后,立刻让人开始专门研究。
基于别人的研究之上,再想仔细的做些什么,相对是要容易得多。
粮种重要,肥料也重要。
百越的百姓们,连怎么使用肥料都不太懂,只放任着粮食自行生长。
刘徽到来之后教他们制肥,利用肥料提高产量,甚至借用肥料缩短作物的生长周期,而且还能够让粮食作物长得更好。
不怪百越的人都愿意听刘徽的。
刘徽那么多年无论怎么忙碌都没有间断学习。中科院研制出来的东西,在刘徽那儿过一遍,基本上刘徽全都记在脑子里。可能在细节上刘徽不一定清楚,大方向掌握,都不是蠢人,不过是花一些时间再研究出来罢了,不算难事。
瞧,刘徽就把需要用上的东西研制出来。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土壤,孕育出的是不同的果实,但在有一些细节上,其实是一样的。
“百越诸夷有意前往长安朝拜,道是要感谢陛下。”霍去病提及此事。
刘徽嘴角挂起一抹嘲讽的微笑,“恭喜。”
“徽徽。”霍去病再唤。
刘徽迎视霍去病,霍去病压下心中的恐惧,询问刘徽道:“你不想再回长安?”
嗤笑一声,刘徽道:“不回又如何?我在这里过得不好吗?”
问得霍去病无言以对,刘徽过得好不好,看她眉宇间的舒展可知。,搜+搜·小?说,网\ /免,费\阅-读?
没有他们,刘徽照样可以做得很好。
“徽徽,陛下已经放软,你在百越功绩卓越,只要你给陛下写一封奏本,陛下会顺势让你回长安的。徽徽,你不想见陛下,难道不想姨母吗?”霍去病压低声音劝着刘徽,希望刘徽可以念念卫子夫。她为了刘徽的事没少操心,当真刘徽不希望回去看看卫子夫吗?
刘徽的眼神在瞬间冷了下来,“写了奏本,说了软话,证明我错了,证明周五该死?我不会。表哥如果再执意和我提这些事,你我不必再见。”
一句不必再见,让霍去病再也忍不住,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霍去病扣住刘徽的手,逼视刘徽,霍去病控制不住的问:“在你心里,我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