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354章 荆襄沃土,表字景升

第354章 荆襄沃土,表字景升

突,内部亦非全无波澜,但大体上保持了和平与稳定。刘景升‘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这八个字,可算是对其治绩的中肯评价。他重视文治,开办学宫,使得荆襄成为乱世中的一处文化高地;他安抚流民,发展生产,使得境内相对富庶。这份‘守成’之功,在乱世之中,难能可贵。”

我特意强调了“守成”二字。“然而,也正是这份‘守成’,体现了刘景升的另一面——进取不足。他满足于割据一方,坐保荆襄,对于天下大势,似乎缺乏问鼎中原的雄心与魄力。面对曹操的崛起,他未能趁其北伐乌桓或官渡之战时有所作为;面对江东孙氏的扩张,他也多以防御为主。有人评其‘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或许不无道理。”

“但,诸位,” 我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刘景升的这种‘守成’与‘进取不足’,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一个野心勃勃、猜忌心强的枭雄,未必肯容纳主公这般同样具有人望与潜龙之姿的人物。而刘表,以‘仁厚长者’的面貌示人,注重名声,又需要借助外力来平衡内部日益复杂的派系(尤其是蔡氏外戚势力)以及应对外部威胁。主公的汉室宗亲身份、仁德之名,以及我们这支虽然受挫但根基尚存的力量,对他而言,既是潜在的威胁,更是可以利用的臂助和一张重要的政治牌。”

“我们前去投靠,正是要利用他的这种心态,利用他‘仁厚长者’的公开形象。这为我们争取修整、积蓄力量,甚至在荆州内部寻找发展空间,提供了宝贵的政治资本和舆论基础。至少在表面上,他需要展现出对同宗落难英雄的接纳与礼遇。”

讲到这里,我稍作停顿,让众人思索。荆州的地利与物产是“硬件”,刘表其人及其统治风格则是“软件”。两者结合,构成了我们即将面对的复杂环境。有机遇,亦有挑战。

“当然,荆州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刘表年事已高,继承人之争暗流涌动,本土大族与外来士人之间亦有隔阂。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仔细应对的变数。” 我补充道,为下一节的深入分析埋下伏笔。

“但总而言之,荆州沃土,足以养兵;景升坐镇,尚能容人。此地,便是我们卧薪尝胆、以图再起的最佳选择。”

我的话音落下,堂中一片寂静。舆图上的荆州仿佛活了过来,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充满具体细节、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真实世界。众将脸上的迷茫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凝重和专注的神情。他们开始真正思考,如何在刘表治下的荆襄立足,并最终实现主公匡扶汉室的大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