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北方的富裕地区——距离科罗纳多不到两百公里的国际大都市洛杉矶,寻求他们的“美国梦”,无论这个梦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
可无论他们是寻求参加加州共和国军队的外籍佣兵,渴望在战场上赚取血腥的报酬;还是打算打家劫舍、参与犯罪活动大发横财的暴徒;又或是仅仅是想要偷渡北上寻求工作的普通人,他们的涌入,都势必会进一步地恶化科罗纳多市整体的治安环境与社会风气,给这个本已混乱不堪的城市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和犯罪活动。
,!
这对于本就管控艰难、资源匮乏的科罗纳多市政府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如同在伤口上撒盐。然而,偏偏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就在这座城市濒临崩溃的边缘,一家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美洲地区久负盛名、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忽然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主动联系上了科罗纳多的政府官员。
他们便是大名鼎鼎的“通用原子国际”(general atomics international),简称gai。这是一家成立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拥有深厚历史积淀,业务广泛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建造、城市发展、甚至可能包括先进技术研发等诸多领域的大型跨国企业,其资本雄厚,背景复杂,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通用原子国际找上科罗纳多市政官员的理由,其提出的提案,简单得令人震惊,也大胆得前无古人——他们希望能够以一笔不菲的价格,一笔足以解决科罗纳多市政府所有财政困境、甚至让官员们个人获得巨大收益的天价,直接“收购、兼并”整个科罗纳多市的市政府,真正做到“用钱买下一座城市”,将其纳入公司的直接管理之下。
起初,面对如此荒唐、如此超越任何已知政治与商业范畴的提案,科罗纳多市政府的官员们,这些在旧体制下受过训练、至少还保有表面体面的人,几乎全都给予了本能的、坚决的否定答复。
这听起来简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或者某个疯狂资本家的白日梦。但不知为何,在经过通用原子国际派来的说客们,进行了一番私下里不为人知的讨论与“劝说”后,他们竟然奇迹般地,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说服了超过半数的政府官员,让他们从最初的坚决反对转变为默许,甚至积极推动。
本就对眼前这种混乱不堪、无法掌控的现状感到极为不满、疲惫不堪的官员们,眼看僵持下去毫无意义,自己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去解决这个烂摊子,而且继续承担责任只会让他们面临更多的指责甚至危险。
既然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继续管这个烫手的山芋,那就索性将它甩给其他人吧!甩给一个有能力、愿意接手的公司。于是乎,在经过了短暂而私密的谈判后,科罗纳多市政府与通用原子国际签署了一系列冗长繁杂和商业条款的协议。
这些协议在法律上进行了精巧的包装,模糊了主权与商业的界限。最终,通用原子国际的代表们,竟然真的实现了这个匪夷所思的壮举——以一种模糊了“合法”与“荒唐”界限的方式,将一座城市从一个名义上的主权国家(在内战分裂的情况下,加州共和国的主权地位本身就存在争议,更像是一个大型地方割据政权,而非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完整主权国家)的手里,通过商业手段“买下”,将其变成了公司的“私有财产”。
协议生效后,原市政府的官员们虽然在名义上仍旧保留着城市的“公仆”身份,或者被安排了新的、虚职的头衔,但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实际权力,却已经完全、彻底地落入到了通用原子国际派来的管理人员手里。
他们带来了高效的管理模型、庞大的资金投入,以及一套完全不同于政府运作的商业逻辑。在经过短暂的、由通用原子国际主导的“重新投票与选举”后,科罗纳多市的政府班底很快就迎来了一波史无前例的“究极洗牌”。
几乎所有关键岗位的人员,从市长到市政各部门负责人,都被通用原子国际的内部人员或其指定代理人所替代。这座曾经属于加州共和国的城市,在法律模糊与现实混乱的掩护下,实质性地、彻彻底底地成为了通用原子国际这家跨国企业的“财产”,一个由公司直接统治的“公司城市”
喜欢地球不屈:混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