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娣只能恨恨地盯着南月的背影,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不就是个乡下丫头,仗着男人当了个副团,摆什么谱。”
这话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厨房里的人都听见了。
王崔英眉头一皱,厉声呵斥道:“在场哪个不是乡下来的?别在大院住了几天就忘了本!据我所知,南月是下乡知青,文化人。”
南月回来拿个东西,听到王嫂这番话,心里一暖。
她抬脚向前一步,对着厨房里的众人笑了笑:“王嫂说得对,我是知青下乡时认识的宋冬至,不过现在,我更愿意说自己是荷花村出来的。”
她这话说得不卑不亢,既没否认自己的知青身份,又大方承认农村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厨房里的几个军嫂听了,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亲近。
刘招娣被当众下了面子,脸上挂不住,阴阳怪气道:“哟,原来是知青啊,难怪这么清高。”
她这话一出,大伙都纳闷了,今天这刘招娣咋了?一副尖酸刻薄样儿,人家不吃她那一套,就要死磕到底是吧?
这话,南月在村里听多了,猛的在这听到,竟然有那么一丝…亲切感?
“刘招娣,你没完没了了是吧?”王崔英啪地扔下火钳,起身叉着腰,大有一种要把人扔下楼的架势。
刘招娣闻言脖子一缩,把话全部咽下肚子里去了,只敢用眼神瞪人。
南月才不管她怎么瞪,反正不痛不痒,拿过东西后,朝在场几个嫂子点点头,便头也不回地回家了。
“呼,可算回来了,煮个饭跟演了场大戏似的,啥人都有。”
南月人一进屋,立马把门合上,对着她闺女嘟囔抱怨了句。
宋冉闻言也干脆,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事儿,“那咱不做饭了呗?叫我爸从食堂打回来,大不了多花几张粮票。”
说着,把那几张即将过期的粮票拿出来,递过去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