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道谁打听到老宋家卖了一根人参,得了两千元!
这消息传入村里,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这不,众人活也没心思干了,纷纷围堵在老宋家门口,七嘴八舌闹哄哄的一片。
有人想问是不是真的,有人想借钱应急一下,还有人纯属是想看热闹。
“大家都听谁说的,没有的事。”宋老太叉腰大吼了一声,反正卖人参这事打死也不说是他们,不然以后没安心日子了。
她不知道他们卖参的消息是怎么走漏风声的,不过镇上的收购站人多眼杂,可能被有心人认出他们父子俩了也不一定。
他们自己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其他人也一样,两千元足以动人心。
宋老太现在紧迫地想让房子快点盖好,这样钱花出去了,也就不用一首提心吊胆了。
“家里孩子长大了,实在住不开,省吃俭用十几年,这好不容易攒了一点钱,棺材本都全搭在房子上了,唉。”宋老太说着抹了一把眼泪,有多可怜就多可怜。
“我说你们过分了啊,吃饱了撑得慌是吧,人家有没有钱关你们什么事?堵在人家门口干嘛,这是上赶着给老宋家干白活吗?”张桂兰听到消息后匆匆赶来,给老姐妹撑腰。
“就是,你们要是不走,就留下来帮我干活,先说好我不管饭的。”宋老太眼睛一亮,顺着她的话接下去。
她这话一出,村民们立马不干了。
甲村民:“呸!哪有这样的,白干活还不管饭。”
乙村民:“这老太想得挺美。”
丙村民:“哼,给钱我也不来!”
丁村民:“那个,我家孩子饿了,先回家喂孩子了。”
村民们一看有人跑了,纷纷随便找了个借口溜了。
“哼,算他们跑得快,不然看我不喷他一脸口水。”张桂兰叉腰愤愤地道。
“和他们置气什么,快来帮我择菜,等下在我家吃饭。”宋老太见众人跑了,没揪着不放,赶忙把大门关紧,拉了一把老姐妹道。
今天老宋家的新房子开工第一天,管中午一顿,宋老太和儿媳妇大早就开始忙活了,分量多一点,大伙也能吃尽兴,更加努力帮忙干活。
菜园子里最不缺菜,黄瓜,番茄,南瓜,豌豆,豆角,茄子等。
“那我就不客气了。”张桂兰羡慕地看着她家菜园子,又道:
“明年把菜种子匀我一点。”
宋老太点头,想了想,“村里究竟谁在传我家卖了人参?”
“我哪知道啊!还正想问问你呢!咱俩可是多少年的老姐妹了,你就跟我说句真话呗,外头那些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
张桂兰一瞧对方自己先开了口,那颗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瞬间便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再也难以抑制住了。
只见她满脸好奇与兴奋,身子微微前倾,贼兮兮地朝着宋老太这边蹭了过来。
要说起她和宋老太之间的交情,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两人相识几十年!
这么长的时间相处下来,对宋老太的品性那自然也是摸得透透的。
就凭宋老太平日里那精打细算、一毛不拔的性子,如果不是手头真的宽裕,有着足够多的钱,她哪里敢去盖那么大一栋房子!
所以,这外边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说不定还真有几分可信度。
宋老太睨了她一眼,“想啥呢,你以为人参是大白菜啊,那么好找的吗?我平日里这么省吃俭用你又不是不知道,眼见孩子长大了,手上也攒了点钱,现在不盖等什么时候?”
反正她是不会承认的,爱怎么想怎么想,虽然她读书少,但怀璧其罪还是知道的,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人参出自自家小孙女之手,隐隐之中觉得还是不要张扬为好。
张桂兰看她脸色不像是假的,便打消了继续追问下去的念头。
娴熟地端起放在一旁的竹篮,开始手脚利落地择起菜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中午饭点,大锅里煮着的饭菜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宋老头也掐着时间领着一群人走来。
人群中有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他一见到正在忙碌的大娘,便咧嘴笑道:“大娘啊,您这做饭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那一会多吃点。”宋老太就喜欢听人夸她厨艺好,抬头发现这小伙子是堂侄子,便爽朗笑着说道。
大伙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浓郁香气,纷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有人肚子更是咕噜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