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我知道香江家庭数量庞大,但这设备的价格可能超出部分家庭承受范围,且并非所有家庭都有此需求。
”潘总听后陷入沉思。
常规接着说道:“我的计划是先拍广告宣传,然后小规模试产一千台,毕竟有些人愿意尝试新事物。
”这款设备出自他的科研中心,具体安排自然由他决定。
“行,生产的事就交给你吧。
”潘总听完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提议确实欠妥。
随后潘总小心翼翼地问:“能否将这项技术的专利卖给我?我愿意一次性买断。
”他语气严肃,毫无玩笑之意。
常规沉默片刻才开口:“我不太明白为何潘总会提出这种要求,起初我只是希望与您合作生产。
”
潘总坦诚地说:“我是个商人,商人的目标就是利益。
所以直接告诉您,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利益考量。
”
潘总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常规的研究具有商业价值,打算一次性买断生产权,但具体金额需要商议。
常规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表示需与林先生商讨后再做决定。
潘总对此表示理解,并愿意等待。
在临时会议中,常规叮嘱准备好饮品和点心,体现了团队的专业性。
林耀东随后跟随常规进入小会议室,双方表情严肃。
面对常规的询问,林耀东坦诚表示自己的发明虽普通,但也有一定意义,与周宇的伟大创举相比尚有差距。
林耀东对自己的发明能否赚大钱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不如直接卖给潘总,让对方判断其商业价值。
尽管林耀东的创造在常规看来稍逊于周宇的作品,但他认为“青出于蓝”是正常现象。
常规察觉到林耀东内心的失落,试图安慰他。
林耀东却表现得豁达,表示自己只是实事求是,并坦言若学生不如自己,他反而会失望。
常规认同林耀东的观点,承认该发明并非能带来巨额利润,但提醒他一些看似普通的发明也能普及至千家万户,比如拖把甩干机便是典型例子。
林耀东坦然面对现实,并提议两人共同商讨定价策略。
经过反思,常规意识到这个发明实际上具有实用价值,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他强调产品定价应合理,以确保大众都能负担得起,同时指出该发明在家庭清洁方面带来的便利性,认为其有广泛推广的可能性。
潘总也注意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