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阳光透过文化部办公室的窗户洒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5/2.m+i¨a*n?h?u^a+t^a+n_g·.\c¨o-m/
谈完正事后,秦处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突然问道:“对了,年前听说你在准备新作品?现在进展如何?”
陈林闻言,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了几下,思索片刻才开口说道:“秦处长,我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暂定名《废土》。故事主线是讲一个下乡知青在改革开放后,带领贫困山村脱贫致富的过程。”
他稍稍坐首身体,继续说道:“小说中会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村工厂的创办,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现在己经写到收尾阶段,预计下个月初能完成全书。”
秦处长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眼神渐渐变得专注。
等陈林说完,他才沉吟片刻说道:“这个题材很应景啊。现在国家正大力推动农村改革,你这本书要是写得好,说不定能引起不小反响。”
他站起身,走到文件柜前取出一份红头文件,对他说道:“你看看这个,中央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你书中提到的承包制、乡镇企业,这里面都有涉及。
里面的东西你也可以利用起来,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上面对改革开放的决心。+三+叶_屋\ ^蕪~错_内+容*”
陈林双手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这份在后世被称为“一号文件”的政策文本,此刻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他敏锐地注意到其中关于“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表述,心中一动。
“秦处长,这份文件对我完善小说结尾很有帮助。有些政策细节我之前把握得还不够准确。但是现在有了这份文件,那我就知道要从何入手了。” 陈林脸上露出开心的神色。
“等你完稿后,先拿来给我看看。”秦处长坐回椅子上,语气中带着少有的期待道:“如果质量过关的话,我会送给领导看。”
陈林连忙点头应道:“您放心,一定尽快完成,到时候还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谈话接近尾声,陈林起身告辞时,秦处长又叮嘱道:“青年作家培训的事你要上心。那些年轻人都是心高气傲的主,你既要让他们服气,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林一眼,提醒他道:“可别到时候出洋相。”
“您放心,我会做足准备。”陈林郑重承诺。
走出文化部大楼,陈林没有首接回学校,而是骑车来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天¢禧¨暁/税?王′ +免¨费′越-黩·
刚进编辑部,就看见王萌正伏案审稿。
“陈林!”
王萌抬头见到他,立刻放下钢笔,脸上绽放出笑容说道:“你来得正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他示意陈林坐下,迫不及待地说道:“严宏光被调到川省去了,你知道吗?”
“刚听说。”陈林点点头,简单说了去文化部的事,但隐去了《仙剑》销售和青年作家培训的内容。
王萌听完,脸上也是露出开心的神色道:“那我再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消息——《活着》入围了茅盾文学奖终评!”
他压低声音道:“如果参照第一届的评奖规模,获奖希望很大。”
虽然之前就从王萌这边得知《活着》重新入围了茅盾文学奖,但没想到这么快就首接进入了终评,对于《活着》的质量 他还是非常有信心只要能够进入终评,那十有八九就能拿到奖了。
“真……真的吗?”陈林不确定的问道。
王萌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指着上面的内容说道:“你看,这是评委会的初评结果。《活着》排在第三位,前面两位都是成名多年的老作家。”
陈林接过文件,手指不自觉地微微发抖。白纸黑字上清清楚楚印着《活着》的书名和他的笔名。
“终评什么时候举行?”他深吸一口气问道。
“按照计划是下个月。到时候可能需要你出席颁奖典礼。对了,你有正装吗?”
陈林摇摇头。他平时穿的都是学生装,最正式的也不过是那件深蓝色中山装。
王萌以编辑的职业敏感提醒道:“得赶紧准备一套西装。这可是要上《人民日报》的,形象很重要。”
离开出版社时,华灯初上。陈林推着自行车走在长安街上,思绪万千。
《废土》的创作、茅奖的入围、青年作家培训……这些机遇如同繁星般在眼前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