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真定县郊
一队轻骑在官道上疾驰,为首的正是阿卓。-k/u`n.l,u^n.o*i*l,s\.¨c·o+m·她换下了绣衣使者的装束,改作寻常商旅打扮。在确认赵云老家所在后,她立即带着王镜的亲笔书信启程。
“前面就是赵家村了。”向导指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说道。
阿卓示意众人下马步行。村口的老树下,几个孩童正在玩耍。她上前温声问道:“小兄弟,可知赵云赵将军家在何处?”
一个虎头虎脑的孩童停下追逐,圆溜溜的眼睛盯着阿卓腰间半露的短刃,脆生生道:“赵将军家?顺着巷子走到头,门口挂着白灯笼的便是!”
阿卓从行囊掏出几枚铜钱塞给孩童,脚步不自觉加快。小巷尽头处两扇木门虚掩,门环上缠着白麻,在风中轻轻晃动。她当即抬手叩门。
吱呀声中,门后探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
老仆眯起浑浊的眼睛打量众人,见阿卓一行人衣着气质,喉结动了动:“贵客稍待。”
片刻后,门扉大开,穿过天井,正厅被布置成了灵堂,赵云一身素服,正在为兄长守灵。?3/8+看+书-网¢ \无.错_内-容?
他清减许多,下颌冒出青色胡茬,唯有眉眼间的英气不减。
忽闻门外传来脚步声,赵云警觉地抬头,只见一位陌生女子立于门前。
“在下丞相王镜帐下绣衣使者阿卓,奉主公之命,特来拜会赵云将军。”阿卓恭敬地行礼,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缄的书信。
赵云瞳孔中燃起久违的炽热,扬声道:“快请入座!”
阿卓望着赵云眼中迸发的光芒,心中暗暗吃惊。传闻中这位常山赵子龙性情孤傲,却不想听到丞相之名竟会露出这般神色。她顺从地在案前落座,看着赵云小心翼翼地拆开书信,仿佛在开启尘封多年的珍宝。
赵云将书信细细浏览,王镜于书中,非但言明对赵云之倾慕,更细析时下天下大势,言辞恳切,邀其共图大业。
“……镜虽不才,然广纳贤才,积粟屯兵,欲效光武中兴之事。将军乃人中龙凤,若肯屈驾相助,共执牛耳,必能横扫六合,还天下以太平。`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切盼将军三思,勿负苍生之望。”
赵云沉默良久。阿卓见状,轻声道:“主公常说,将军乃当世难得的将才,不应埋没于此。如今袁曹联手,天下将更为动荡,正是英雄用武之时。”
窗外微风穿堂而过,吹得赵云散开的长发扬起,他将信笺贴在心口,看向阿卓的眼神己如出鞘利剑:“劳烦使者回报主公——常山赵子龙,愿为前驱。”
阿卓欣喜:“主公若知此讯,定当欣喜万分。”
赵云郑重地点头:“主公厚爱,云感激不尽。只是在此之前,尚有两件要事需妥善处置,方能安心追随主公左右。”
“将军请讲。”
赵云凝视着案头兄长的灵位,烛火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明明灭灭:“其一,公孙将军曾予我栖身之所,纵使志不同道不合,临行前也当当面辞行,尽足旧主情分。”
阿卓微笑道:“将军放心,公孙将军早有承诺,绝不会阻拦。”
赵云紧绷的肩头微微松弛,继续道:“其二,家兄新丧,云需守满丧期,方能心安。”
话音未落,阿卓己抚掌赞叹:“我家主公早有预料。临行前特意交代,若将军提及此事,便说尽孝乃大义,守丧期满再启程不迟。”
赵云指尖摩挲着信笺边缘,想起从前与王镜相处的场景。他们在田野间巡视,忽见幼童跌倒,她立刻翻身下马,扶起孩子,将麦饼塞进其掌心,神色坚毅而温柔,眼底盛满对苍生的悲悯。
这般仁善勇武的明主,既能在乱世中护百姓周全,又心怀匡扶天下的大义,不正是他多年来苦苦追寻的主公?
赵云将信笺收入怀中,眸光愈发坚定。有公孙瓒的允诺在前,此番离去并非背主;守孝期满再赴新主之约,更是忠孝两全。想到即将追随真正值得托付的主公,为天下太平尽一份心力,他不自觉心潮起伏,仿佛己经看到金戈铁马、建功立业的未来。
……
数日后,赵云妥善处理完诸事,快马加鞭赶赴翊京,正式投身王镜麾下。王镜亲自出迎十里。
终于,官道尽头,一骑白马踏尘而来。银甲映日,红缨飞扬,正是赵云。
王镜眼中一亮,快步迎上前去。
赵云远远望见王镜亲自出迎,立即翻身下马,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云来迟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