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217章 骄狂宠臣

第217章 骄狂宠臣

召集众官合议。”

次日清晨,府衙大堂内气氛凝重。

陈登端坐案前,神色肃然,案上摊开的账册、石料样本以及民夫证词,皆是他昨夜彻查所得。堂下众官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有的低眉垂目,有的暗中交换眼色,而那治水司主事站在堂中,脸上仍带着几分侥幸之色,似乎仍以为陈登会顾忌他的官身,不敢轻举妄动。

陈登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诸位,昨日查验堤防,发现多处偷工减料,石料以次充好,账目亏空三万两。这些银子,本该用于加固堤坝,如今却被中饱私囊。”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冷冽如寒冰坠地,“若汛期堤溃,百姓流离失所,谁来担责?”

那主事闻言,脸色微变,但仍强作镇定,拱手道:“陈大人,此事或有误会,下官愿配合调查,但按朝廷律例,官员犯案,应先奏明朝廷,再行处置。大人若擅自定罪,恐怕……”

他话未说完,陈登己冷冷打断:“不必拖延。”

他抬手示意,侍从立刻呈上一份文书,“这是昨夜查实的证据,每一笔贪墨皆有据可查。你既知朝廷律例,就该明白,贪腐害民,罪不容诛!”

主事见陈登态度坚决,终于慌了神,厉声道:“陈登!你不过是一介地方官,竟敢擅自处决朝廷命官?你这是目无王法,骄狂任性,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堂下众官闻言,皆屏息凝神,目光在陈登与贪官之间来回游移。

陈登却神色不变,只是缓缓从腰间取出一柄宝剑,剑身映着晨光,照出"如朕亲临"西个篆字。

他持剑在手,冷声道:“此乃丞相靖侯大人所赐,授我先斩后奏之权。”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竟是丞相亲赐!”

“难怪他敢动赵家,原来有王丞相撑腰……”

众官面面相觑,低声议论。他们虽知陈登深受王镜器重,却没想到竟被赋予如此大权。那主事更是面如死灰,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

陈登不再多言,沉声下令:“押下去。传令各州县,明日午时三刻于刑场行刑!”

侍卫上前,架起那官员往外拖去,他不断挣扎嘶喊,声音渐远,最终消失在府衙之外。

堂内一片寂静,唯有陈登的声音回荡:“诸位,防汛关乎百姓性命,若有再犯者,同此下场。”

众官噤若寒蝉,纷纷低头应诺。他们此刻才真正明白,陈登行事果决,绝非虚名,而他背后的靠山,更是令人不敢妄动。

……

处决贪官后,官场风气为之一肃。那些原本心存侥幸的官员,见陈登手段凌厉,又有丞相王镜撑腰,再不敢敷衍塞责,纷纷加紧督办堤防修缮之事。民夫们的工钱如数发放,石料也换成了上等青麻石,堤坝加固工程进展迅速。

夜深人静时,陈登独坐书房,他提笔蘸墨,在奏折中详细禀明此次贪腐案的始末,并附上查抄的账册副本。

写至末尾,他笔锋微顿,想起王镜——不知此刻她在翊京做些什么?是否也在批阅奏章?抑或正与朝臣议事?

思绪飘远,他不由得轻轻摇头一笑。随即收敛心神,继续书写。

数日后,王镜的回信送至。

公文批复简洁明了,只有寥寥数语:“贪官蠹国害民,当诛。卿秉公执法,甚善。”

然而,公文之下,还藏着一封私信。

陈登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元龙如晤:

春深矣,翊京桃李纷飞,宫墙内外皆染新色。晨起推窗,见庭前杏花初绽,香气沁人。忽忆去岁与卿共游西苑,卿言此花娇而不艳,恰似君子之风。今独对芳菲,竟觉寂寥。

闻卿治水勤勉,夙夜匪懈,吾心甚慰。然河务虽重,亦当顾惜己身,堤上风大,勿立过久。春寒料峭,卿素来畏寒,需添衣加餐,莫令吾忧。

另,厨下新制青团,以艾草汁入糯米,裹豆沙为馅。吾尝之,清甜不腻,特命人备下一匣,随公文同寄。卿可佐茶慢用,权当吾与卿共赏春光。

陈登读完,唇角不自觉扬起,心中暖意涌动。他小心将信折好,收入怀中,指尖在信纸上轻轻摩挲,仿佛能触到千里之外那人的温度。

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王镜站在杏花疏影里。

春日的阳光透过花枝,在她身上洒下细碎的光影。她未着朝服,只穿一袭素白长衫,衣袂随风轻扬,腰间玉带流苏微微晃动。

杏花纷飞如雪,有几瓣落在她的肩头,又被风拂去。她微微仰首,目光沉静地望着枝头绽放的花朵,唇角含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