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奇葩侧妃自有生存之道 > 第264章 乱局

第264章 乱局

乾朝开国之初,太祖陆擎苍以铁血手段横扫六合,登基后大封功臣,尤其倚重那些在战争中倒戈支持他的前朝世家。+卡`卡′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琅琊王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等,皆被赐予高官厚禄、世袭爵位,甚至允许他们保留私兵、掌控地方税赋。

太祖手段狠辣,对世家既用且防。

他曾一夜之间屠尽三个不服管束的豪族,血洗朝堂,让世家们既畏惧又不得不依附皇权。

彼时的世家虽势大,却仍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然而,皇位代代相传,世家的势力却如老树盘根,越发稳固。

他们通过联姻、门生故吏、土地兼并,将触角伸至朝堂每一个角落。

直至今日,世家已不再是皇权的助力,而是掣肘。

钱财之上,世家掌控着大乾近六成的田产、商路,各州地税收大半被他们以各种名目截留。

权力方面,六部几乎被世家垄断,寒门官员即便入朝,也只能担任无关紧要的闲职。

声望上,世家把控舆论,民间只知\"清河崔氏诗书传家\",却不知寒门学子苦读十年仍无出路。

人才方面,世家子弟自幼读书习武,族中英才辈出,而寒门学子即便才华横溢,也因无人举荐难以出头。)±&鸿).特t小)=说-ˉ@网t< ?>更??a新¥=}最¢2ˉ全?·[

陆南城深知,若再不改革,皇权终将被世家架空,可奈何长久以来,一直寻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破局。

——-

事情的转机,还要从那乾朝福熙十年说起。

彼时陆景泽向陆南城汇报了王秀秀意欲外联通商之想法。

陆南城听后召见王秀秀,并同意其出使北境,统管通商一事。

御书房内,龙涎香在青铜兽炉中袅袅升起。

陆南城执朱笔的手悬在奏折上方,墨汁在宣纸上洇开一团暗影。

他抬眼看向殿中站立的女子——王秀秀正垂首而立,绛色衣袍衬得她肤若新雪,全然不似那些战战兢兢的朝臣。

\"你可知,朕为何独允你出使北境?\"皇帝突然开口。

王秀秀不卑不亢:\"皇上慧眼识珠臣妾不敢妄自揣度。\"

陆南城竟被这话逗得唇角微扬。

他搁下笔,忽然叹道:\"景泽说得不错,你确实...与众不同。\"

话锋一转,陆南城突然道:\"如今朝中形势,你怎么看?\"

殿外候着的太监总管闻言一惊。

这等军国大事,皇上竟与女子商议?

王秀秀却从容执礼:“皇上厚爱,臣妾不敢。?k~s¨j/x¢s!.,c′o*m*”

“无妨,你且说说看,不管怎样,朕都不会怪你。”

\"臣妾斗胆,陛下现在,正如站在琉璃镜前。\"

\"哦?\"

\"镜中万千人影,看似热闹,实则都是同一张面孔。\"

她指尖轻点茶盏,\"贵族子弟入仕,身后站着氏族亲人,就如同洒落在地的茶汤——\"

\"永远带着浮尘。\"

陆南城瞳孔微缩,半晌没有说话。

沉默许久,陆南城开口。

“你果真如景泽说的那般,胸有丘壑。”

“皇上谬赞,臣妾愧不敢当!”

——-

回府之后,王秀秀将皇帝问过的话复述给陆景泽。

她虽有些许见识,但与帝王相处的经历,毕竟还是少。

她不知今日所说的,是否合适。

听了她说的话,陆景泽却是摸了摸她的头。

“无碍,你说的并无错漏。”

陆景泽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你所说之处,其实也正是朝中局面最令皇兄烦忧的。”

“自皇兄继位以来,就一直在想破局之法,可这么多年来,始终是要受世家掣肘。”

闻言,王秀秀眼睛微不可微亮了亮。

——-

再一次召见,陆南城没有隐藏,反倒是开诚布公地问王秀秀可有解决之法。

\"陛下可知为何改革举步维艰?\"

“为何?”

“因为现如今朝中官员,见您都实在是太过容易了。”

陆南城皱眉,并不解王秀秀的意思。

“氏族入朝为官,靠举荐,靠的是家族荫蔽,而非才学。”

“他们当官当的太简单,他们感念家族,回报亲友,却不知感恩龙恩浩荡,也不力争报效国家,为百姓谋福祉,而是为家族争利。”

\"好一个'见朕太容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