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当心不小心冲撞了,要吃板子。
孙天阙微笑:“是,公主放心,我正想向您告假,皇上命我去帮着接待那些蒙古人,许是要忙上一阵子。”
丹卿点了点头:“那你便去吧。对了,记得好好盯住了乌尔衮,可不能叫他在京里惹出什么混事来,丢了二姐姐的脸面。”
孙天阙一一应下,简直乖巧,丹卿满意,这才继续往乾清宫而去。
这些年她虽然年岁渐长,但康熙依旧只当她是当年那个可爱的小闺女,乾清宫从不对她设禁,任她来去自由,无人敢拦。
纳兰性德病逝后,曹寅也去了赴任苏州织造,如今御前值守的侍卫都是这几年提拔上来的新人,年纪尚轻,礼数周全,再无人敢同丹卿说笑,却不如当初有趣了。
见丹卿过来,侍卫们皆深深低头,不敢直视,梁九功的徒弟徐庆旺守在门口等着,立刻上来相迎。
“四公主可算是来了,皇上刚还说您再不来就要派肩舆接您去呢。”
徐庆旺躬身将丹卿让进去。
丹卿问了一句:“礼部的大人可还在?”
徐庆旺连忙答道:“还在的,不过皇上吩咐了,叫公主您不必避讳,直接进去即可。”
看来今儿要讨论的事情,怕是与她有关了。
丹卿了然,径直走进了御书房,给康熙和胤?行礼。
“丹卿来了,梁九功,还不快去给你四公主上茶点,”
康熙一见到美女就眉开眼笑,“上次你说喜欢吃那西洋点心,御膳房又试做了一次,你尝尝看味道对不对。”
丹卿微笑应下,并不理会站在地上的几个大臣,走到康熙御案旁的小桌边上坐下,等着她的点心。
这是康熙特意叫人安放的桌子,专给她一人用,桌上摆着的文房四宝皆是按她的喜好,旁人不敢擅用分毫。
很快,梁九功就将茶点送了上来。
茶是普洱团茶,上面还飘着几朵菊花。
康熙更喜欢白茶,这菊花普洱自是特意给她准备的。
点心是仿着曲奇饼干做的,丹卿捡了一块尝了一口,却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并不酥脆,却是松松软软的。
康熙并不急着说正事,一直等着她尝了点心,才问她好不好吃。
“味道是好的,只是太绵软了些,”
丹卿将点心放下,“这点心皇祖母定然喜欢,不如汗阿玛叫我借花献佛一下?”
这些年来,丹卿与皇太后的关系却是亲近了许多。
胤祺被康熙逼着进了上书房,也搬进了南三所后,康熙又将德妃的五公主送去了寿安宫陪伴皇太后。
有胤祺的前车之鉴,这次康熙亲自给五公主选了懂规矩的宫女服侍,再加上五公主天生性情乖巧和顺,皇太后养久了,也愈发温和了。
特别是太皇太后薨逝后,皇太后万分悲伤,却是与丹卿同病相怜,对丹卿自也是多了几分宽容,时常将她叫到身边宽慰,一来二去,之前的嫌隙便都忘了,祖孙二人倒也和睦。
康熙如今也是愈发珍惜这位宫里硕果仅存的嫡母,见美女孝顺时常想着她,自是高兴,立刻便叫人将点心给皇太后送去,叮嘱一定要记得说是四公主孝敬的。
丹卿盘算着这么一借花献佛自己又能得皇太后一笔大方的赏赐,想到自己日渐丰盈的小金库,脸上笑开了花。
“好了,说正事,”
康熙转了话题,“丹卿,刚刚礼部说起此次会盟随驾人员,将你也列在其中,但朕打算带着三公主去长长见识,想叫你让出这个名额来,可好?”
这种事为什么要来问她?
丹卿诧异的看向康熙,感觉其中必有诈。
让谁去不让谁去还不是康熙一句话的事情,再说了,这次出巡有没有什么固定名额,就算康熙想带三公主,也用不着她让,一并带去不就得了?
果然,胤?接口道:“嘎珞,这次我们几个年长的兄弟姐妹都要离宫,我想着你留下来,也好有个照应。”
丹卿问道:“二哥哥也要去吗?”
康熙点头:“他也去。之前为着出征没带他的事儿,跟朕闹了许久,这次便叫他也去,好叫蒙古人认识一下咱们大清的储君。”
“所以,就连二哥哥都去,偏要留下我一个人?”
丹卿瞪大了眼睛,“汗阿玛,您可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嘎珞,你年岁也不小了,该学学理事,将来你的公主府,难道不要自己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