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其罪当诛
朱标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才将重建国子六学、编写计官教材,以及重新制定度量衡的事情讲清楚。_小^说,C.M.S? ?最!新?章+节\更¢新¢快\
朱元璋思考了许久,才说道:“编写计官教材,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郗俊才、邓博通二人跟随马钰学了那么久,应该学到点真本领了,此事就由他们牵头去编写吧。”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高启不愿意户部侍郎,那就让他去帮忙编会计录。”
朱标皱眉道:“此人自命清高,户部侍郎都不愿意当,会来帮忙吗?”
朱元璋说道:“你啊,还是不懂的看人。”
“高启是纯粹的文人,这种人自命清高,以慢公卿傲王侯为荣。”
“他们只喜欢研究学问,视凡俗杂务为洪水猛兽。”
“只有名望才能驱使的动他们。”
“所以他愿意出仕编写《元史》,却不愿意当位高权重的户部侍郎。”
“编写《会计录》能让他名垂青史,他定然会添加的。”
朱标一脸受教的样子,不过随即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
“可他是儒家出身,能编好会计录吗?”
朱元璋笑道:“现在有几个读书人不是儒家出身?况且你以为咱为何让他当户部侍郎?”
朱标有些异的道:“您是说他懂算学?”
朱元璋不满的道:“朝廷主要官员的情况你都不了解,这太子是怎么当的。”
“下去后将五品以上官员的情况,全部了解一遍。”
朱标惭愧的道:“是,让您失望了。”
朱元璋只是点点头,接着说道:“高启自幼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是吃过苦的。”
“这种人一般都比较务实,而且他和姚云心(道衍)也是至交好友。”
朱标惊讶的道:“姚云心外表谦逊,实则恃才傲物。”
“能入他的眼,这高启果然不是一般人。”
朱元璋有些惋惜的说道:“但也正因为吃过苦,经历过太多,他反而不热衷于出仕。”
朱标恍然大悟道:“我懂了,难怪他拒绝出任户部侍郎,您不但不生气,还赐给他好多钱财。”
朱元璋表情一僵,怒道:“你什么意思?指责咱气量狭隘不能容人是吗?”
朱标连忙说道:“没有没有,爹您误会了,我明明是在夸您大度呢。”
朱元璋:???
虽然知道自家好大儿没有阴阳怪气的意思,可此情此景,怎么听这话都象是在嘲讽。
朱元璋只觉一股气直冲脑门,拿起一份奏疏就砸了过去:
“咱打死你个不孝子。第一墈书罔 首发”
朱标下意识的伸手接住:“爹息怒啊—咳,我等会儿就去通知高启,让他来编写会计录。”
“您看还有什么吩咐吗?”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会计录的是就这样吧,尽快着手编写。”
接着他又说道:“国子六学确实是个好办法,等册封功臣仪式过后就可以着手去办。”
“最近咱会挑选一批合适的读书人当老师。”
“算学就交给你了,至于其他五学就交给李善长吧。
朱标皱眉道:“您还准备用他?”
朱元璋说道:“用功不如使过,正因为他刚刚犯下大错,更需要立功抵罪。”
“将此事交给他,他会全力以赴去做好。”
“且他以法家门人自居,不会偏帮理学。”
“他认识的人才也非常多,各家学派的都有,可以更好的往那五所学院里掺沙子。”
朱标算是听出来了,什么用功不如使过,归根结底还是习惯性依赖李善长。
此时他愈发明白,为何马钰劝告自己,要对李善长等人表现出善意。
对父亲来说,他们是从微末时期携手走过来的战友,十几年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