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崖山老兵之后
马钰决定,给孙子兵法正个名,让它恢复应有的地位。/r+u\w!e+n¢.·n+e,t′“孙子兵法是兵法,但又不仅仅是兵法,它是一门学问,是道。”“想成为统帅,不一定必须学习它。但能学懂它的,一定可以成为统帅。”常遇春眉头皱起,质疑道:“你要说别的学问,我保准不抬杠。”“但你要说到兵法,我得说几句。”“既然孙子兵法那么厉害,为何大家都不重视它?”马钰解释道:“不是大家不重视,而是现在的人不重视。”“准确说,秦汉隋唐时期孙子兵法都是兵家必读之书。”“唐太宗对其的评价是:孙武十三篇,尽以为兵书之圣典,世无可逾者。”“从宋朝开始,才不被人重视,甚至遭到了批判。”“从此孙子兵法就成了二三流的兵书。”常遇春惊讶不已:“还有这种事情?宋朝人为何批判它?”马钰说道:“这和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关,其书只讲道而不讲术。”见常遇春一脸迷惑,他又解释道:“它只讲宏观的,战略上的道理,而不讲具体该怎么打仗。”“比如它告诉你,上兵伐谋。可是如何用谋,它不说。”“比如可以截取别人的粮道,但它不告诉你如何截取。”常遇春眉头皱的更紧:“那这书有什么用?”马钰顿了一下,换了个角度说道:“它能告诉你,什么样的仗可以打,什么样的仗不能打。”“要如何用战场外的因素,干扰到战场内,增加胜算。”“它还可以告诉你,作为一个统帅,如何从全局考虑,决定国家的军事战略。”常遇春震惊的道:“天下竟然还有此等奇书?那我必须要拜读拜读了。”接着他又疑惑的道:“现在我更想不通了,如此奇书宋朝人为何批判?”马钰有些无奈的道:“因为三点,其一书里的内容宋朝人不太能用的到。”“秦汉隋唐在军事战略上积极主动,要面对的是整个天下大局。”“他们的军事战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停的变化。”“孙子兵法在战略上的内容,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宋朝采取的是防守战略,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消灭敌人。”“他们从始至终就一个想法,守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所以他们的军事战略也是固定不变的,就防守,不用做什么调整。”“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对他们用处不大。”“反而是武经总要,能批量教导出合格的将领,对他们来说更加实用。”说白了,宋朝不需要将领制定军事战略计划,只需要他们带着兵反击眼前的敌人就可以。孙子兵法确实没啥大用。常遇春反驳道:“作用确实不如秦汉隋唐时期大,但也不能说没用吧?”“因此就忽视、批判它,有点不合理啊。”马钰说道:“所以还有第二第三个原因。”“先说第二个原因,宋朝重文抑武,他们不允许军事能力特别强的武将出现。”“就算是文人,如果对军事特别精通,也会被忌惮乃至打压。”常遇春骂道:“鼠目寸光,难怪他们谁都打不过。”马钰没有附和他,接着说道:“第三个原因,就是理学兴起了。”“程朱理学对孙子兵法是极为贬低的,斥之为不仁之术。”“程颢说【孙吴之智,诡诈残忍,王者所羞言。以诈遇诈,犹有巧拙;以仁伐暴,何用权谋?】”“朱熹的批判最为激烈:孙武用兵,专务劫杀,如‘焚舟破釜’之令,乃驱无辜之民赴死地耳。”“理学的地位你是知道的,他们带头批判,谁还敢说孙子兵法好。”常遇春听的火冒三丈:“腐儒、酸儒,他们怎么不去和敌人讲仁义?”“若没有将士们浴血奋战,哪有他们这些儒生的好日子。”“一边享受着将士们带来的安宁,一边狺狺狂吠。”“什么狗屁圣人,就是一群吃饱饭骂厨子,放下碗骂娘的畜牲。”马钰完全能理解他的感受,别说是作为将领,就是他一个普通人看到那些类人言论也血压升高。但比起程朱来说,他以为赵宋皇室才是最该被骂的。搞学问的人有自己的立场,这是必然的。没有立场也就没有什么学说了。但用哪种学问治国,该如何取舍,是统治者的责任。赵宋皇室做的显然非常的差。然而在这一点上,该被喷的不只是赵宋。朱明皇室也同样不干净,甚至做的比赵宋还要过分。赵宋只是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