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会被碾压到地里面,扣都扣不下来。
关键是,这种脱壳的方法太看天了。
随便变个天,都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古代朝廷为何要将人束缚在土地上?
因为在机械化之前,农业真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辛苦、风险大、产出少,但又是生存必须的。
既然棉花脱籽机弄了出来,那也不差一个脱壳机了。
这玩意儿马钰也是见过的,还帮助长辈维修过,知道这玩意儿的基本结构。
有了之前制作脱籽机的经验,这次制作脱壳机就顺利了许多。
只用了五天就给弄了出来。
从农户家里拿了一堆麦穗,等机器转动起来,扔进木仓里。
一震‘框框朗朗’的声响过后,麦粒混合着麦糠,一起落在下方的筐子里。
前世的脱壳机是机器作为动力,因为动力非常充足,所以会加装一个风扇将麦糠吹飞。
实现麦粒和麦糠直接分离。
但现在是纯手动脱壳机,加风扇纯属吃力不讨好。
不过混合在一起的麦粒和麦糠也很好分离,找个有风的天气,利用风力就能将两者分开了。
总之,有了脱壳机,又能节省几十倍的人力。
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又一台机器在自己的手里被发明出来。
小伙伴们非常高兴,虽然他们只是打了打下手,可依然亲自参与了。
那种成就感是非常强烈的。
而且经过这次的事情,也让大家相互之间更加的认可。
原来我们一起配合,能干出这么大的成绩。
甚至部分小伙伴,还喜欢上了这种手搓机械的感觉。
一直在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机器要做。
其中表现的最积极的,就是一直以来的小透明人,朱橚。
自从知道马钰掌握着奇奇怪怪的技艺之后,他每天都过来问个不停。
一开始马钰还很奇怪,但想到这位未来周王的历史成就,就释然了。
这位可是真正的生物学家啊。
虽然物理学和生物学区别很大,可都是理工科。
他对这玩意儿感兴趣是很正常的。
不过马钰还是觉得,有必要引导他继续往生物学这条道路上走。^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
毕竟理科特别依赖天赋。
一个天才的出现,能顶的上一群普通人几辈子的努力。
朱橚上辈子没人引导,自己就能变成生物学家,可见在这方面是有点天赋的。
如果有自己引导,他的成就会有多高,简直不敢想。
说不定未来的生物学之父就是他了。
而且这小子已经九岁,也到了打基础的年龄。
于是他就找到了马皇后。
马皇后正在为又一件农业利器诞生而兴奋,见到马钰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无法控制住。
“钰儿,你真的是给了姑姑一个又一个惊喜啊。”
马钰笑道:“现在您相信我学识广博了吧。”
马皇后大笑道:“胡说,姑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你。”
“钰儿学识之广博,天下第一。”
马钰笑了笑,转而说道:“姑姑应当知道,我们家族最擅长的,就是将零散的知识梳理成体系。”
“不只是史学、算学,格物之学也同样如此。”
马皇后有些疑惑,搞不懂他为什么忽然讲这事。
马钰继续说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推导出更多的‘其然’。”
“这个道理在格物学上尤为的适用。”
“通过梳理格物学的知识体系,了解其基本原理。”
“然后根据原理,创造出更多的工具。”
“就如我能改良纺纱机和织布机,能创造出脱籽机和脱壳机。”
“其实都是根据格物学原理,推导出来的结果。”
马皇后若有所思的道:“技艺如此,已近乎道矣。”
“你想开堂授课,将格物之道传授给他人吗?”
马钰颔首道:“是的,过往之世,人们对于百工技巧,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新事物新工具的发现,多依赖于巧合,发展的过程实在太过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