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掣肘。”
“而且有了分封为榜样,小勋贵也会更加忠心任事。”
在朝廷内部当权臣,最后被朝廷清算,那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好好打拼,立下大功给自己弄个封国。
哪怕再小的封国,那也是国啊,拥有建立宗庙的资格。
马皇后的手敏锐察觉到,朱元璋的身躯渐渐放松下来,再接再厉的道:
“况且接下来咱们要对付孔家,要打击改良儒学,还要针对东南士绅宗族。”
“每一件事情都牵扯甚广,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大动荡。”
“我们必须要牢牢的将勋贵与我们捆绑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所有动荡完成改造。”
“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干净深厚的家底。”
朱元璋表情微动,显然后一段说辞打动了他,终于开口说道:
“理是这么个理,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马皇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没有直接反对,就说明此事还有得商量。
如此一来,既完成了退功臣消弭隐患,又收买了人心,可谓是一举多得。
“此事不着急,现在大明还未一统天下,正需要他们效力的时候。”
“等过上一二十年天下真正大定,再考虑此事也不迟。”
——
离开皇宫的马钰并不知道,自己走后朱元璋他们说了什么。
但并不影响他兴奋的心情。
其实从讲生产力开始一直到现在,他讲的所有东西,都是在为今天做铺垫。
所幸,这一切都没有白费。
固执如朱元璋,也被说动了。
那种成就感有多强烈,就别提了。
如果不是场合不合适,他都想仰天长啸。
而游说成功,在信心方面,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说实话,前世太过普通,在面对明朝的精英时他总是不自信。
即便每一次与人交锋时,他都能利用各种信息差占据优势,可他依然不自信。
觉得自己就是凭借着多出来的几百年见识。
还有就是,觉得别人是君子,在谦让他。
但今天,自己凭借着所学的知识,设下一个大局,一点点扭转朱元璋的想法。
这已经不是信息差和谦让所能解释的了。
毕竟这可是朱元璋,史书上明确记载了,‘上善雄辩’。
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这么说。
各种史书包括个人随笔,都有此类记载。
如果只是个杠精也就罢了了,关键他非常固执,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基本没有人能劝的动。
而现在,自己不但劝动了他,还是从根本上扭转了他对某些问题的认知。
这就不是信息差所能解释的了。
这说明啥?
说明我也是有点真本事的。
之前和人打嘴仗能赢,也不全是侥幸。
这件事情带给他的信心非常巨大的。
也让他对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多了很多的信心。
一路回到家,一个人躲在书房里偷偷乐了许久。
以至于几位侍女误以为他咋了,偷偷去找马八爷报告。
马八爷连忙过来察看,发现他一切正常才放下心来。
——
就在马钰给朱元璋上过课的第三天,徐达、汤和率领部分北伐大军凯旋。
依然是朱标率领文武百官去码头迎接。
常遇春不顾行动不便,也跟着一起过来迎接。
马钰本来是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却被马皇后勒令必须来。
常遇春更是亲自去他家,将他给拎了出来:
“别的热闹你不去凑也就罢了,然天德和汤鼎臣都不是一般人。”
“作为娘娘的从侄,你必须得去,还得表现的很热情很尊重,明白吗?”
“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更要表现的热情,装也得装出来。”
马钰略微一想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感激的道:
“谢伯父,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常遇春说道:“知道就行,等会儿跟在我身边,听我的话行事。”
马钰连连点头。
其实他心里对徐达这位大明军方第一人,也是充满了好奇的。
于是这天一大早,马钰就跟随常遇春一起,先是去皇城门口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