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聊到没能活捉至正帝的遗憾,就听朱元璋的声音响起:
“那你就好好养身体,争取早日康复,再上战场将他捉来。”
他身后还跟着李文忠和蓝玉。
“上位。”常遇春连忙起身迎接。
马钰、朱樉、常升等人也纷纷起身行礼。
见过礼之后大家再次落座,不过常升等小孩子,则很识趣的离开了。
只有马钰、朱樉、常茂留了下来。
朱元璋先是关心了一下常遇春的身体情况,并且特意询问马钰,他还需要多久才能重上战场。
事实上这事儿他早就知道了,至少得休养半年,一年最为稳妥。
这会儿又问,就显得有些啰嗦了。
大家自然不会这么认为,他如此问肯定是有原因的。
至于是什么原因,大家也都能猜得到。
果然,当马钰回答说半年到一年之后,他迟疑了片刻才说道:
“现在正是一统天下的紧要关头,咱想另外委任一员大将统率你麾下将士,你以为如何?”
常遇春正色道:“上位何必有此一问,那些军队都是您的,我只是暂时替您统率几日。”
“现在我老常身子不行了,那肯定得换一个能打的大将,此事您当乾纲独断。”
朱元璋满脸欣慰,又迟疑的道:“但咱一时间想不到谁合适,你可有中意的人选?”
常遇春笑道:“上位这是灯下黑啊,最合适的人选不就在眼前吗。”
朱元璋疑惑的扫视了一下众人,最后目光停留在李文忠身上,一拍脑门道:
“哎呀,你看咱都糊涂了,竟然把思本给忘了。”
然后他对李文忠说道:“思本,伯仁都举荐你了,不知你可敢担此大任啊?”
李文忠起身下拜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朱元璋笑道:“那就好,不过你得谢谢伯仁才对。”
李文忠又向常遇春郑重行礼道谢。
接着朱元璋又任命蓝玉为指挥使,跟随李文忠效力。
蓝玉也起身拜谢。
一旁的马钰则心里暗暗吐槽,一群老狐狸啊。
事实上这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眼下不过是走个过场,让大家面子上都好看而已。
可不要觉得这个过场没用,如果没有,会发生很多问题。
现在,朱元璋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也维护了和常遇春的私交。
李文忠成功接管了常遇春麾下十余万将士。
而且还是常遇春主动推荐的他,如此一来,那些将士就不会有别的想法。
而常遇春本人也落了个人情,毕竟名义上是他举荐了李文忠。
当然,这些都是虚的。
对于常遇春来说,真正的好处是蓝玉从他的亲卫,正式成为了军将。
说白了,就是他在军中的代言人。
可以说,大家的里子面子全都照顾到了。
老常虽然鲁莽,还喜欢吹牛,但脑子是真好使,情商也高。
想想也正常,如果他真的只是个莽汉,朱元璋又岂会如此信任和重视他。
相比起来,蓝玉就差了不止一个层级了。
一旁的常茂更是一脸的茫然,根本就不知道大家再说什么。
这货,还不如蓝玉。
至于朱樉,在一旁打着哈欠,听这群老狐狸聊天太无聊了啊。
还是听常叔吹牛皮有意思。
正事谈完,大家就开始闲聊,主要是聊一统天下的战事。
大家都很乐观的认为,最多再有一年,就可以一统中原和江南地区。
接下来就是挨个收拾四川的大夏政权、云南的梁王政权、辽东纳哈出,以及逃到草原上的至正帝和王保保集团。
说到这里,朱元璋笑道:“到时候伯仁的身体也养好了,正好率兵攻入草原活捉至正帝。”
常遇春大笑道:“上位放心,咱老常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本来马钰是不想说什么的,毕竟是闲聊,何必那么认真。
但想到洪武五年那次北伐的失败,他又觉得还是趁机浇点凉水比较好。
洪武五年,朱元璋发十五万大军进攻和林。
这是至正帝和王保保的老巢,只要这一战获胜,北元就基本覆灭了。
草原各势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大明可以各个击破。
为了确保胜利,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