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忠以诱敌之计打了个埋伏,三千追击的骑兵全军覆没。
这一下彻底老实了,不敢再随便乱动。
但他依然非常疑惑,搞不懂明军为什么往东走。
不管你有什么计划,放着大宁不打,就不怕我堵住你们的后路吗?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又过了两天,一个加急军报从锦州传来。
常遇春奇袭锦州,江文清没有防备被打败,现在退守锦州城苟延残喘。
也速先是大惊,常遇春不是在我这吗,怎么跑锦州去了。
但马上就明白,这几天和自己对线的是李文忠,常遇春率领骑兵突袭锦州去了。
到了这会儿,他也猜到为何明军会突然往东走了。
肯定是和常遇春会师去了。
好高明的声东击西之计啊。
然后……自然是看笑话啊,难道还要让我去救助纳哈出不成?
元军内部矛盾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不只是也速想看纳哈出的笑话,镇守全宁的守将也是同样的想法。
然后他们就被常遇春突袭了。
常遇春在锦州休整两天,然后四处出击,打的元军不敢露头。
之后他留下一千骑兵四处活动,吓唬江文清。
他自己则率领七千主力,人衔枚马裹蹄,五天时间奔袭七百里,出现在了全宁。
在暗处躲藏休整一日后,趁着夜色发动突袭。
全宁守军毫无防备,轻易就被击溃。
北元的物资中转站就这么落入了明军手里。
因为常遇春的进攻太过迅猛,元军败的太快,以至于他们都没来得及焚毁这里的粮草军需。
两日后李文忠也带领步兵赶来会师。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各种军需物资,李文忠大喜。
计划成功了。
如此冒险的计划,要说他没有心里压力,那就是骗人的。
只是作为统帅,他能很好的掩饰自己的情绪,在外面始终表现的胸有成竹。
现在最关键的一步完成,他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
就算接下来的战事不顺利,有了这些粮草,他们也能打持久战。
但常遇春自然不会如此被动,等着别人来打他们。
在将全宁的防守任务交给李文忠之后,再次率军攻打大宁。
只要拿下这里,就能打通前往古北口的道路,明军将进退自如。
也速得知全宁失守,也是大惊失色。
如果此事再有一支明军从古北口发动进攻,那他就成了被夹在中间的肥肉。
关键是,大宁作为前线,囤积的粮草并不多。
平时都是定期从全宁运粮过来。
现在全宁丢失,他就失去了粮草补给,就算想固守待援都做不到。
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决定趁现在粮草充足士气也比较高,主动出击试图夺回全宁。
然后就和常遇春率领的军队遭遇了。
常遇春那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全军冲锋。
也速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明军,只得仓促迎战。
两军交战半日元军大败,也速在亲卫的簇拥下逃往辽东。
常遇春留下一队人马打扫战场,自己带人奔袭大宁。
当大宁守军得知也速战败的消息,士气全无开城投降。
至此,常遇春通过声东击西再击东的策略,一举拿下了大宁和全宁这两座关键要塞。
从此明军掌握了出塞的主动权。
但这还不算完,常遇春留下一部人马防守大宁。
自己再次带领骑兵,用三天时间奔袭五百里,来到了大兴州。
李文忠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兴州元军得知大宁、全宁失守的消息,必然会逃往上都与元帝汇合,我们可在其撤退的路上设伏。”
常遇春自然没有意见,于是命李文忠带人前去埋伏,他自己从正面吓唬元军。
镇守大兴州的元军将领脱火赤没想到,明军来回奔袭将近两千里,竟然还有余力来埋伏他们。
压根就没有任何准备。
而且他本人也是个酒鬼,逃跑路上也不忘喝酒。
酩酊大醉之下,带着部下一头扎进了包围圈,不但连累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刀下鬼。
拿下大兴州,燕山山脉再无成建制的元军部队。
这也意味着,在石敬瑭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