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按照出钱多少分,不知两位哥哥意下如何?”
朱樉反对道:“什么身份不身份的,兄弟们一起做生意,管身份什么事儿,就按照出钱多少分。”
吴高面露迟疑,将目光看向马钰。
马钰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就说道:
“我来说一下我的意见吧。”
“三成份子给太子,我和老二占两成,剩下五成兄弟们均分。”
“我知道有人出钱少,有人出钱多。”
“出钱多的退一部分回去,出钱少的让他们补上。”
“如果赔了,大家按照份子集资填窟窿。”
“如果赚了……大家家里都不缺钱,也不在乎这点钱财。”
“我私自做主,赚的钱财拿来救助穷困百姓,如何?”
朱樉眼睛一亮,高兴的道:“这个法子好,如此一来不论赚多赚少,都不会有人有意见了。”
吴高迟疑道:“这对你太不公平了吧。”
毕竟其他人只是拿零花钱出来凑热闹,马钰是实打实的出了店铺的。
马钰笑道:“有什么不公平的,我这个头把交椅不能白坐啊。”
吴高敬佩的道:“马大哥高义。”
之后三人一起把账目算清楚,又把组织成员全都喊到三楼开了个会。
由吴高出面,将方才的决定告诉大家。
对于马钰的决定,大家自然没有意见。
都是二代目,谁也不差这点钱。
拿来扶危救困,既能减少不必要的内部矛盾,还能赚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尤其是这个建议,还是马钰这个吃亏最大的人提出来的。
其他人就更不会有意见了。
有了正义目标,大家的干劲儿就更足了,不少人亲自下手帮着工人一起干活。
马钰反倒没有再插手。
他同样也没把茶点铺子当回事儿,就现在的经济环境,保本都难更别提赚钱了。
之所以郑重其事的划份子,不过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罢了。
把最重要的事情搞定,剩下的就随大家折腾吧。
随后不久,二代目们一起开茶点铺子的事儿就传了出去。
各家的家长们自然都很高兴。
尤其是对马钰提出的,赚的所有钱都拿去做善事,更是鼎力支持。
甚至可以说,如果这钱不是拿去做善事,他们还不敢让自家孩子参与进来呢。
但也有人有意见,那就是言官们。
纷纷上书弹劾,官宦勋贵子弟经商有损朝廷威仪,要求严惩。
朱元璋也是从善如流,要求各家好好管教孩子,不要瞎胡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各家的长辈回家后,都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这事儿就过去了。
大家还是该咋滴咋滴。
言官们弹劾了几次,然后发现茶点铺子生意很冷淡,自己也觉得无趣,就懒得再拿此事做文章了。
当然,此时他们也顾不上管这群二代目胡闹了。
因为朱元璋忽然一改常态,在朝堂上狠狠的批评了要求恢复井田制的官吏。
而且不光是口头批评,还让这些人回家好好查一查,井田制从何时开始崩溃的,为什么会崩溃。
然后他又借着此事批评儒生:“言必称三代,有谁能告诉咱三代是什么样子的?”
有文官站出来反驳,说三代圣王垂拱而治,以仁德教化苍生,使得天下大治云云。
朱元璋顺着他的话说道:“好啊,咱听说三代之时天下为公。”
“你们每个人都给咱写一份奏疏,好好说一说什么叫天下为公。”
听到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官吏脸色都变了。
很多口口声声说要恢复三代之治的人,也变得惶恐起来。
这是要把他们架在火上烤啊。
我们只是想让你垂拱而治,你怎么能提天下为公呢,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但朱元璋的话都说出来了,自然不会给他们反悔的机会。
之后他又给所有人布置了一个任务。
回去写一封关于汉唐和宋元时期的,人口土地政策的奏疏。
官吏们也没有多想,只以为皇帝还没有拿定主意,又找大家收集意见来了。
不过,通过朱元璋方才的态度,大家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