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特别喜欢记录历史。”
“今天发生的一切是好是坏,今人身在局中或许看不清楚。”
“但后人跳出棋局,定然能给出最中肯的评价。”
“是真的为国为民,还是打着家国天下的幌子为一家一户计,后人能看的明明白白。”
“所以,想要千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全看你怎么去做,容不得半点作假。,?优[?品?小?说×?.网3+, ?首?_*发$”
说到这里,马钰若有所指的看了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脸顿时又黑了,怒道:“说正事,东拉西扯作甚。”
朱标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马钰又在变着花样的埋汰自家父亲。
那叫一个无语。
马皇后则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是真不放过任何蛐蛐的机会啊。
“咳,不要对号入座。”
马钰干咳一声,在朱元璋爆发之前,连忙接着说道:
“咱们说正事。”
“生产力提高,更多土地被开垦,更多粮食被生产出来,就能养活更多人口。”
“而医学的发展,又提高了人的存活率。”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口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北宋时期人口超过了一个亿,南宋偏安一隅人口也达到了八千多万。”
“土地和人口的比例再次失衡,只不过这次变成了人多地少。”
“先秦时期,一个人对应五份地。汉唐时期,一个人对应一份地。”
“可是到了宋朝时期,就变成了两个人三个人对应一份地。”
“虽然宋朝引入占城稻改良稻种,培育出产量更高的新稻种。”
“再加上肥料等技术的革新,使得亩产大幅度提升。”
“可是亩产的增加,远远比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据我家长辈推测,宋朝人均粮食产量只有八百斤,和唐朝一千五百斤相比,少了四成左右。”
“所以从宋朝开始,土地正式超过人,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财富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是控制了多少人,而是拥有多少土地。”
“这就导致,土地兼并前所未有的激烈。”
“这就是宋元乃至大明面临的情况,人比地多。”
“唐朝以前,国家只需要单纯发展农耕,就能养活所有人,就能让国家富强。”
“可是现在不行了。”
“如果风调雨顺,大家还能饥一顿饱一顿的勉强糊口。”
“但凡遇到一点风波,就会有无数人吃不上饭。”
“朝廷要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又要如何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就是当前最要紧,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朱元璋眉头紧皱,说道:“虽然咱不知道现在天下有多少人口,但想来和土地的差距应该不至于太过悬殊吧。”
马钰直接说道:“虽然没有准确数字,但目前天下总人口,应该在六千万到七千万之间。”
“眼前确实不用担心人地矛盾,完全可以模仿汉唐的制度。”
“但百年后呢?”
“按照人口增长规律推测,五十年后人口大概率就能过亿,百年后就更不敢想了。”
“到时候人地矛盾加剧,整个国家都会出现问题。”
“你不会期望百年后的子孙,来更改你制定的祖宗之法吧?”
朱元璋沉默了,他可太清楚王朝中期变法的难度了。
关键是,他也不是那种将问题留给子孙的人。
马钰说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君主制定律法制度的时候,必须要有长远目光。”
“有些问题我们确实没办法解决,但有些问题明明能解决,就不能将其留给后人。”
朱元璋依然没有说话,这个道理他自然懂,也非常认同。
可现在问题在这里吗?
问题是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马皇后试着想了一下也毫无头绪,但她没有为难自己,干脆的问道:
“宋朝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
她没有问元朝……因为元朝压根就没管过天下人的死活,他们只知道收税。
朱元璋也停止了思考,算了还是先听听他对宋朝的分析吧。
马钰点点头,说道:“宋朝统治者算是比较清醒的,很早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