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5章 孔孟为本,管荀为用

第5章 孔孟为本,管荀为用

,儒家并不是唯一真理了吧。”

朱标深吸口气,道:“是我狭隘了。”

这句话方才他就说过一次,但这次内涵却完全不一样。

这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彻底震撼到了他。

原来儒家一直在强调的东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人提出,并应用于实践了。

这也让他对管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比马钰解释一千遍一万遍都管用。

马钰并不能理解他的感受,但也知道他听进去了。

心中满满的成就感,这个x终于给自己装成了。

完美。

“我们继续说回话题,管子是个执政者,是实用主义者。”

“他更加重视实际,一切以治国为根本目的,其他的都是手段。”

“在他心里,民富国强才是最重要的,用什么方法来实现都无所谓。”

“他之所以提倡德行,是认为德行对治国有好处。”

“所以他的书里,全是具体的治国之法。”

“儒家是理想主义者,是学者思维。”

“他们将德行视为根本,认为只要德行好一切都会变好,国家也会大治。”

这话有点绕,朱标听的有些迷糊,不过他倒是能感受到其中的道理。

正因为能感受到,他才更加的震撼。

也察觉到自己以前的视野太过狭隘,都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自己被儒家思想遮住了眼睛,以至于忘记了还有更多思想的存在啊。

还好得到了马钰的提醒,否则还不知道要在这条路上耽搁多久。

至于马钰方才说的,孔孟决定下限,管荀决定上限,他也已经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孔孟的思想是标杆,没有他们这个朝代的下限普遍会比较低。

说直白点就是比较混乱,百姓生活会比较苦。

管荀讲的都是经世致用之道,不研究他们,就不懂得如何具体治国。

国家就强盛不到哪去,也就是上限不会太高。

自己没有看过管荀之书,不知道马钰对这两部书的评价对不对。

但他的这个理论,无疑是有道理的,对儒家的剖析也一针见血。

关键是,通过这一番话可知。

这马钰不但是大才,还是懂治国的大才,正是我大明需要的人才啊。

必须要想办法化解他心中的成见,然后劝说爹娘饶他一命。

马钰见他迟迟不说话,还以为他不相信,想了想又说道:

“历史上有无数事例可以证明我的话。”

“你可以回去翻翻史书,凡是不重视孔孟的时期,民间是不是都很悲惨。”

“至于管荀……就这么说吧,在宋朝以前,管子和荀子的地位都比孟子要高。”

“这一点你可以追溯一下《九经》的变迁,宋朝以前《九经》里没有孟子的。”

“孟子成为亚圣,那是宋朝时期的事情了。”

“也是宋朝时期,管子被弃之如敝履,荀子被斥之为歪理邪说。”

“所以,宋朝的下限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但上限吗……你懂得。”

宋朝的下限很高吗?

朱标没研究过,不知道这一点。

但他敢肯定,宋朝的上限确实不太高。

这不禁让他对马钰的那个观点有了更多的认同,于是开口说道:

“孔孟为本,管荀为用。”

“马兄学识之渊博,见识之卓越,让文敬佩。”

孔孟为本,管荀?用?

这下轮到马钰震惊了。

嘶,这小子竟然真的听懂了,太妖孽了吧。

不可能啊,以这小子表现出来的天赋,必然会有一番作为。

为何前世从未听说,明初有个叫李文的人?

他虽然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可作为明黑粉,为了在网上和明粉对线,没少看明朝史书。

不敢说多么了解,重要的知名人物,大部分还是知道的。

他敢肯定自己没有听说过李文这个名字。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

他死了。

一想到明初朱元璋的屠刀,他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他爹大概率是开国功臣。

然后全家被咔嚓,他也没有幸免于难。

想到这里,马钰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惋惜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