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90章 把我们的婚事操办了

第190章 把我们的婚事操办了

朱元璋与朱标听完韩成的话,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

糖如今几乎可归为奢侈品一类,比盐贵得多,也比鸡蛋贵。

至少农家养几只鸡还能得到鸡蛋。

但这糖,实在太过珍稀。

普通人家根本难得一见。

一想到以后要弄这么多珍贵的糖来制作**,朱元璋就觉得钱如流水般花掉,仿佛是在烧钱。

“真的没有别的替代品吗?”

朱标看了看父皇的脸色,转向韩成问道。

韩成应声道:“没错,据我所知,于大明而言,最佳之策便是增糖。”

大殿内的空气顿时微妙起来。

“那个...韩成,我刚刚吃得太多,一时失神,有些事情没顾上。

关于你提到的与有容的婚事,我觉得颇为合理。

男子成年理应娶妻,女子长大自当嫁人。

既然你们已有婚约,确有必要商议婚事..."

朱元璋轻咳一声,目光转向韩成,语调已不像先前那般生硬。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愈发古怪。

朱标骤然回首,凝视父皇,满眼难以置信。

这还是自己的父亲吗?

这...这样的言语,出自父皇之口?

尽管朱标深知父皇素来善变,此刻仍觉难以接受。

这...未免变化太过迅速。

韩成亦是满脸惊愕。

面对朱元璋突如其来的转变,他心中满是疑惑。

呵,这就是那位曾经乞讨过的开国皇帝的城府吗?

实在深不可测啊!

"**爷,还是您原来的脾气好,我更欣赏那个样子。"

韩成喃喃自语。

朱元璋充耳不闻,盯着韩成说道:“朕觉得,你们成婚之事,推迟到三年后会更合适。”

韩成听罢,顿时兴致缺缺。三天都觉得漫长,这朱元璋居然直接提到三年之后?

世上哪有这样的事情?

“陛下,我刚才似乎想起个法子,可转眼又忘却了。人老了,记性就是差。”

韩成抓着头发,一脸艰难思索的模样,愁眉苦脸。

朱元璋听后,也沉吟片刻:“韩成啊,朕仔细想了想,三年确实不太妥当,时间太久,你也老大不小了。那就两年吧,两年后你们完婚。”

韩成道:“陛下,我想到的办法的确可行。若能实施,咱们大明糖的产出定能大幅提升。往后岳父大人在满足需求之余,还能让市面上的糖更多些,价格降下来,普通人家也能偶尔尝到甜头。

只是我想到自己这般年纪,依旧孤身一人,无家可归,在大明也无根基,心里便揪得慌。

心烦意乱时,这些事情总想不明白,唉……”

朱元璋静静地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我明白你的难处,就依你,让他们在一年半后完婚,也好让你尽早在这大明站稳脚跟。”他的目光柔和,语气中带着些许期待。

然而,在朱标震惊的眼神里,经过几番激烈交涉,他们将韩成与宁国公主的婚期缩短到了一年以内。

见朱元璋态度已定,韩成这才转向他,提出了自己应对糖料不足的计划。

——

一六九章朱元璋父子俩,被韩成惊得睁大了眼睛!(三合一)

“大明如今制糖主要依赖什么原料?”韩成问。

“应该是甘蔗吧?”朱元璋沉吟片刻,不确定地回答。

说着,他又看向朱标。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朱元璋需要处理的事情繁杂至极。他对日常作物或许如数家珍,可涉及制糖工艺,却并不精通。

朱标附和道:“父皇说得对,就是甘蔗。”

相比朱元璋,他对这一领域更为熟悉。最初制糖时,人们多用麦芽等作为原料,后来甘蔗因其成本低廉且产量高而成为主流。

毕竟,直接用甘蔗榨汁熬糖,比先种粮再发酵的方式,显然更经济实惠。

“既然要用甘蔗,那就多种甘蔗呗,这样糖的产量不就提高了?”韩成的话刚出口,朱元璋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他的高见,结果却被这一句话弄得愣住了。

“这就是你的主意?”

他疑惑地盯着韩成问道。

这说法听着,简直像是白说一样。

这也算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元璋感觉被耍了。

想起韩成就是用这种方式,一本正经地跟他谈条件,硬是把自己和女儿的婚期从三年缩短到了一年以内,朱元璋就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