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大臣们列于两旁,皆是神色肃然。房俊身着朝服,阔步上前,拱手向高坐龙椅之上的李世民行礼,随后挺直脊背,目光坚定,朗声道:“陛下,楼兰国此次突然提出划地驻兵的要求,实在令人费解,其中必定暗藏玄机。如今西域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楼兰国这一举动,极有可能是在试探我大唐的国力与态度。倘若我们轻易答应,不但可能被其他西域国家轻视,有损我大唐威严,而且一旦在边境划出土地,让他们驻兵,日后恐会滋生无数隐患。”说罢,房俊微微抬头,目光扫向殿内其他大臣,眼神中透着忧虑与警醒。
这时,站在一旁的封德彝轻抚胡须,上前一步,反驳道:“房俊,你这想法未免有些过于谨慎了。楼兰国不过是西域的一个蕞尔小国,能有多大能耐?能掀起什么风浪?如今大唐与西域诸国贸易往来频繁,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对我大唐的商业发展大有裨益,实乃互利共赢之举。”封德彝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对自身观点的自信。
房俊微微皱眉,再次拱手,耐心解释道:“封大人,话虽如此,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楼兰国地处西域要冲,位置极为特殊。一旦允许他们在我大唐边境常驻,倘若他们与其他心怀不轨的势力暗中勾结,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边境安危,关乎大唐社稷,不可不慎重啊!”房俊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眼神中满是忧虑。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微微颔首,手轻轻抚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殿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皇帝的决断。良久,李世民抬起头,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缓缓说道:“房俊所言,不无道理。此事关系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影响大唐的边疆稳定与国家声誉。容朕再细细思量一番。”说罢,李世民靠向椅背,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继续思考着这件事的利弊得失。
退朝的钟声一响,房俊耷拉着脑袋,像只斗败的公鸡慢悠悠地回府。一进家门,他“扑通”一声瘫倒在椅子上,嘴里还嘟囔着:“这楼兰国可真是会挑时候,净给我整些幺蛾子!”满脑子都是楼兰国那事儿,他心里清楚,这要是处理不好,大唐就得跟着遭殃,搞不好自己还得背锅。
更要命的是,感情上的事儿还一团乱麻呢,这边朝堂又来个大挑战,房俊感觉自己脑袋都要炸了,压力大得像被一座大山压着。他仰天长叹:“老天爷啊,你这是要把我往绝路上逼啊!”
不过房俊可不是轻易会被吓倒的人,他“嗖”地一下从椅子上弹起来,给自己打气:“怕啥,先把楼兰国这麻烦解决了,感情的事儿往后放放!”
说干就干,他麻溜地把程处默和秦怀玉叫到府上。三人一见面,程处默就大大咧咧地嚷嚷:“老房,听说楼兰国那事儿了,到底咋整啊?”房俊白了他一眼:“你先别吵吵,咱们得合计合计。”
秦怀玉也凑过来,一脸认真:“是啊,这事儿可不能马虎。”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商量对策。房俊一边说一边比划:“咱们得先把楼兰国的情报摸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程处默拍着胸脯保证:“情报的事儿包在我身上,我找几个机灵的兄弟去打探。”
这边他们忙得热火朝天,可楼兰国的使者也没闲着,在长安城里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窜,到处拉关系。这天,使者碰到了一个糊涂大臣,使者满脸堆笑:“大人,您可得帮我们说说好话啊,这划地驻兵对两国都有好处。”大臣迷迷糊糊地点点头:“行,行吧,我想想……”使者还以为得逞了,结果大臣一转身就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在长安城里,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还在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