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 第165章 铁锁横江断云路

第165章 铁锁横江断云路

建安十三年冬,赤壁江面的夜雾浓得化不开。′k!a-n!s`h′u^c_h¢i,./c+o\m¢黄盖的船队如幽灵般划开冰棱,船头"曹"字灯笼在雾中明明灭灭,宛如阎王殿的引路灯。他抚过腰间染血的酒壶,壶身上"江东虎臣"的刻字被磨得发亮——那是孙权亲赐的御酒,此刻却装着曹军的通关密令。

"将军,已到三江口水寨。"副将的声音带着颤音。黄盖抬眼望去,只见水寨上的哨兵突然发出信号,三长两短的梆子声正是他与郭嘉约定的暗号。他摸出怀中的虎符复制品,在月光下与寨门处的真符比对,纹路竟分毫不差——这是程昱花了三个月打造的赝品,此刻正将他送入曹军腹地。

曹操的中军帐内,郭嘉望着密报上"黄盖夜袭"的朱砂批注,羽扇顿了顿:"丞相,此去三十里便是乌林粮仓,若黄盖真有诈......"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亲卫呈上一卷浸血的布帛,上面用密语写着"铁索连舟,火攻可破"。

"哼,雕虫小技。"曹操将布帛掷于火盆,"传令下去:打开水寨正门,放黄盖船队入港。"他转头时,目光扫过帐后阴影,那里隐约可见荀彧的身影——自从上次争吵后,这位老臣便如同影子般沉默,唯有腰间的汉玉佩还在发出幽光。

孙权站在了望塔上,望着黄盖船队消失在雾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吕蒙递来的密报上,"黄盖船中多载易燃物"的字迹被泪水晕开:"主公,末将愿率死士追击!"孙权却摇头,目光落在江心漂浮的孔明灯上,灯面上"借东风"的字样被夜风吹得扭曲,宛如一张狰狞的笑脸。

乌林粮仓内,黄盖的船队悄然靠岸。他踩着跳板上岸,靴底的铁钉在青石板上擦出火星。当他看到粮仓外堆积如山的空粮车时,心中警铃大作——这根本不是曹军的粮草中枢,而是诱敌深入的空营!

"黄老将军别来无恙?"郭嘉的声音从粮仓顶传来,这位谋士斜倚在横梁上,手中把玩着黄盖的私印,"三个月前您在柴桑城密会诸葛亮的事,某可是记得清清楚楚。"黄盖抬头,只见粮仓四周突然涌出无数弓箭手,弩箭上的磷粉在雾中泛着绿光,正是他暗中提供给曹军的剧毒箭矢。

"郭嘉小儿!"黄盖的铁鞭重重砸在地上,"你以为仅凭这点小计就能困住某家?"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里面浸满桐油的麻布,"今日,某便要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火攻!"话音未落,他的船队同时起火,二十艘楼船在江面上化作二十条火龙,直扑曹军水寨。·k+u!a.i·k·a.n!x!s¢w?.¨c,o·m¢

曹操站在望楼之巅,望着逼近的火网,心中却无半分惊慌。他摸出怀中的真虎符,与案上的赝品并列摆放,两相对比下,赝品边缘的刻痕果然多出一道——那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绽,为的就是引黄盖入瓮。

"奉孝,该收网了。"曹操的声音混着浓烟,"传令徐晃,启动铁锁阵。"郭嘉点头,挥扇间,江心突然升起无数铁索,将整个江面分割成棋盘般的格子。黄盖的火船撞上铁索的瞬间,他终于明白为何曹军水寨如此轻易放行——曹操早已用铁索将整个战场锁死,所谓的"破绽",不过是诱敌的饵料。

孙权的战船在铁索外打转,他望着黄盖的船队在火海中挣扎,突然听见吕蒙的惊呼:"主公快看!乌林方向有异动!"只见粮仓顶部腾起三盏孔明灯,灯面分别绘着"风火水"的卦象——那是诸葛亮约定的总攻信号,却比原定时间早了一个时辰。

"不好!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孙权终于醒悟,诸葛亮根本不在乎黄盖的死活,他要的,是借黄盖的火船吸引曹军注意力,从而让真正的精锐部队绕道偷袭乌林后山的秘道。而那条秘道,正是曹操用来运输粮草的生命线。

诸葛亮站在赵云的战马上,望着乌林后山的火光,羽扇轻轻挥动。关平递来最新的密报,上面写着"荀彧密会黄盖,赠其假虎符"。他转头望向曹军望楼,只见荀彧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手中高举的竟然是汉献帝的衣带诏——原来这位老臣从未真正投靠曹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那个"兴复汉室"的终极计划。

曹操在铁索阵中来回踱步,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望楼栏杆,只见江面上的火光照亮了荀彧的脸,老臣的眼中竟然闪烁着泪光。就在这时,亲卫呈上一卷竹简,上面是荀彧的亲笔手书:"盖假降者,非独黄盖,乃天下义士也。"

雪粒子开始飘落,黄盖的铁鞭已经烧得通红。他望着逐渐合拢的铁索,突然想起周瑜临走前塞给他的锦囊,里面只有四个字:"见势则止"。他摸出怀中的玉佩,那是孙权在他出征前赐的"免死牌",此刻却被他狠狠摔在地上,玉碎声中,他大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