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全家极品要散?老太重生谁也不惯 > 第23章 两碗臊子面

第23章 两碗臊子面

第23章 两碗臊子面

任中易转头看她,“这儿的院子你嫌小不?”

赵从雪摇了摇头,“不嫌,挺好的。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soeo.info”

反正过几年,这些地方都要拆了建楼,刚开始的老旧楼被征收,也会有补偿。

到时候,再用补偿的钱买个大点的,稍微远一点的,比种粮食换钱容易多了。

这也是她重生最大的优势,若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她就辜负了老天的厚爱。

进了小小的四合院,院子比任家的小很多。

任中易主动问,“旁边的小院多少钱卖?”

“你们愿意出多少钱?”老太太满头银发,裹着小脚走路颤巍巍的,却耳聪目明。

“大娘,你说个价,不然我们也不好给。”任中易环顾四周,“我们也是希望将来娃娃能在城里读书,买个小院不用凑合着住,毕竟城里的学校好点。”

“三百。”老太太开了口,“你若是看得上就卖给你,我让人过来写字据当见证人。”

任中易看向赵从雪,赵从雪努力在心里算了算,三百有点贵了,那院子的土墙看着快百年了。

但老城墙没拆的话,这院子的确在城内,过几年便是老城区,是最早一批拆迁盖楼的地方,地段还行。

“两百,”任中易转身往外走,“旁边的院子比这还小,原本是这个大院子划出去的吧,太挤了。”

“也行,两百就两百吧,他们在市里给我孙子看病,可能要动手术,这院子也没人住了。”

听到是要给孩子看病的,任中易于心不安,“那就这样,二百五……十二,二百五十二,你看怎么样。”

老太太顿时喜笑颜开,感激的抱拳作揖,“哎哟,大善人呐,多谢你哟,我孙子可怜的很,高中上的好好的,忽然头疼的不能念书了,唉,多谢多谢你。”

她踩着小碎步,努力加快速度往外走,“我去喊人过来。”

“我去吧大娘,”任中易几步跨出院子,“在哪家?”

“就在斜对面的,院门口有芍药的那户人家,”老太太介绍道,“那是我们附近的囊将人,能干得很,说话有分量,认识的各行各业的人多,儿子还当老板呢,若是买下了可不能反悔。”

任中易看向听得认真却一脸平静的赵从雪,“放心,不反悔,我们也是急用这点地儿,买下了安心。”

赵从雪看着任中易的背影,心想她这几天跟他拐弯抹角的说了不少,就是没说自己的秘密,他还不知道她死过一次的事儿。

怎么就跟着她胡来了。

毕竟,两百五十多块钱,能让老三读好几年的书。

好在这院子够小,比她预想中花的少。

剩下的,也够孩子上学了。

只是老二老三娶媳妇的钱,他们不留。

他们这些穷怕了的人,有点钱就想存起来,结果越存越不值钱。

接下来的三十年,只要敢变通,钱就会生钱,这将是最好的时代。

只是前世到了她最后的十年,年轻人越来越难了,她经常听到孙子孙女说这个工作不好找,那个学校的学历没人要,人家只要研究生啥的。

但放到今天,若是读了研究生,将来都能上天。

一点都不夸张!

但她不敢跟任中易明说,怕被当成神经病,拉到天水二院,那她这辈子就完了。

虽然她觉得任中易不是那样的人,还是不得不防。

哦对了,还有那一坛子银元呢,这几年应该是最值钱的时候,她要找个机会卖了,应该能在现在最繁华的地段买个院子。

想到银元,赵从雪满是对大女儿任翠婷的歉疚。

当初若是不逼着她嫁人,她也不会过得那么委屈。

她一定要想办法给翠婷买个院子,将来好翻身。

见证人姓陈,手里拿着纸和笔,红印泥跟印章,一式三份写了买卖字据。

将钱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激动的把钱交给陈先生,让他给孩子发个电报或者打个电话,让儿子回来取钱。

他们两口子将字据揣在口袋里,推着自行车往街上走。

主街道只有一条,沿着两山之间的河边从南到北,中午十二点多,集市已经散了,街上的行人少了大半,不再肩膀挤肩膀。

“要吃碗面再回去吗?”任中易看向赵从雪。

赵从雪明白,刚才花出去那么多,而且他还一时心软加了五十块,这会儿多花一毛钱都会心疼。

“我带了馍馍和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