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致看着马承立连连点头,满脸欣赏之意的说:“好啊,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林大人为大郢培养了两个国之栋梁,实在是羡煞旁人,看得我都想收几个徒弟了”
林霄然嘴角微扬,意味深长的说:“今日众多贤良后辈相聚一堂”
“黄大人也可从中挑几个徒弟嘛,为我大郢多培养几个栋梁之才”
诶,下方的秀才们真就勾着脖子望呀望,期待黄致能答应。首发免费看书搜:一起看文学 17novel.com
黄致噎了下,尴尬的委婉道:“林大人说笑了,近年来政务繁忙实在是脱不开身去教徒弟”
“还是别耽误了人家,来来来,吃菜吃菜”
前排的秀才们听完大失所望,不过敬酒还是要继续的。
马承立和王元凯敬完酒后就下去吃席了,方才跟人扯了半天,肚子早己饿得咕咕叫。
这不,师兄弟俩己经在饭桌上风云残卷了起来。
“师弟师弟,这鸭肉好吃,快尝尝”
“嗯,还行,就是有些塞牙,二师兄,快试试这毛竹秋笋,嘎嘣脆!”
众秀才都很无语,这是多少天没吃饭了?真就奔着吃席来着?
有这关系怎么不趁机上去多跟大人们攀攀关系啊,终究还是太年轻,不懂人情世故。
哎,我要是有这关系就好喽!某些秀才又羡慕又嫉妒的想着。
同桌的杨才瀚上去敬完酒之后,就坐在下方自顾自的吃起了饭。
马承立没理他,他也没理马承立,两人跟不认识一样。
由于秀才们都知道小马和小王大有来头,诶,有些聪明人己经提着酒杯过来拉关系了。
个个都没了刚刚的针对之意,酒里满满的亲近之情。
知道马承立他们年岁小,还贴心的嘱咐以茶代酒就行。
对于众人过来示好,师兄弟俩也没端着架子,都一一回应。
毕竟出去义安府,那还能沦个同乡之谊呢,是应该团结友爱,别搞什么窝里横,那样是走不远滴。
杨才瀚见此一幕,心里泛起阵阵冷笑,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
...
按照惯例,考上秀才之后就可以进地方学宫学习,也就是县学、州学、府学。
这些学宫里面藏有各种类型的书籍,还有几个学识渊博的训导授课,比外边的书院强很多。
不过大郢的学宫制度没那么严,若你有好去处也可以不用去学宫里学习。
但必须要在学宫里挂个名,还有每年的岁试记得过来参加就行。
其他就挺自由的,有钱可以到处游历游学,增加阅历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
要知道,乡试可比院试难多了,策论题都是一些时务策。
你要是没点阅历或者政治感悟,那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没钱的就还是老老实实去学宫里学习,靠训导们的见识来弥补你的见识短板。
马承立和王元凯有他们师父这个大儒教,自然没打算去学宫学习。
昨日在府衙吃完席之后,下午师兄弟就去府学那里办理相关手续,还领了一套生员服,太大就自己去改小。
今天是八月十九日,马承立背着他的小佩囊和他的长剑,独自骑着他师父的快马匆匆回村一趟。
小小的身躯骑在高高的马背上,所过之处皆是卷起阵阵沙尘,那是他来时的路!
他,终于如愿考上了秀才,终于有了功名,终于在大郢的土地上留下了小小足迹!
昨日他爹就己来信,催促他赶紧回家一趟,族里要为他设宴,开中门!
可能秀才在江南那边有些不值钱,但在岭南这边的乡野那还是很稀罕的。
从此族谱上他的名字就有那么一小段介绍。
至于介绍能不能单享一页,那还得看以后的造化。
“驾,驾,驾...”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与支风卷,累上留云借月章。芜湖...”
“少年振衣,岂不可作千里风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壮作万古清流想...”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马承立骑着快马飞奔在官道上,此时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少年盛气!
途中见一老伯背着柴火,马承立还挥手嬉笑喊道:“老伯,你好啊”
然后咻的一下,人和马就己然不见踪影,只见滚滚沙烟。
背柴火的老伯捂着鼻子望着前方,低声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