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八月节,在后世叫中秋节。免费看书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在古代叫秋节,月夕,仲秋节,追月节,拜月会,又叫拜月节,相传是从上古时代的祭月流传下来的。到了唐朝还叫做端正节。过节的时候自古便有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灯笼、玩花灯、猜灯谜、树中秋、舞火龙、烧塔、听香、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而且中秋节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为中秋节注入丰富内涵。文人墨客借此留下众多诗词文章,描写中秋节的心情和见闻。一开始只是祭月,庆祝丰收。自从晚唐以后,又添加了月圆人团圆的寓意。而且在《太平广记》卷二十二记载了一个玄宗游月宫的故事:开元年间的中秋十五日夜,玄宗在宫中赏月,被一名叫罗公远的异人接引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玄宗于是密记其声调,归召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
现在是初唐,大家也只是祭月,看灯,作诗,写文。这是也上元节以后第一个能让单身狗出来相亲的节日。晚饭刚刚吃完,华灯初上。东边的圆月刚刚露头。各家己经准备好供桌极品,只等月亮升起来以后开始祭拜。
这个时候,在大唐都城长安城的皇城里面,长孙皇后也在主持祭月。一群公主都在一边等着,小丽质当然也是一样。只是她小手里攥着一张纸,这张纸就是回京城的时候张志虎给她的。她拿回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诗。正好赶上八月节,又是月圆之夜。她小心拿着那张纸,过来祭月。
今日天气晴朗。天色刚黑,月亮还没有出来的时候繁星点点,没有多久,月亮就从东方升起。随着月亮升起,月光遮掩来到了星光。犹如一个玉盘挂在天空。长孙皇后焚香祈福,祈祷国泰民安,祈祷家庭和睦,祈祷家人健康长寿。随后一群儿子过来跪拜,然后是公主过来跪拜。随后大家赏月吃点心,小孩子在月光下打闹,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时李世民喝下一杯酒,长孙皇后怀孕,内帑有进账,过几个月又是一大笔。这两天比较开心,因此今日过节他诗兴大发。
“朕今日高兴,特此吟诗一首,名曰《望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前阶。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李二摇头晃脑的吟完,获得一片夸赞声。他看向李承乾。李承乾也做了一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久孤花眼,低头也己然。
李二皱眉,前两句还叫诗,后面的就是狗屁。他看向聪明伶俐的李泰。
李泰前走两步开口道:
仲秋皎月似玉盘,高挂夜空星稀返。
祥云缭绕当空舞,疑似仙子降人间。
李二点头李泰文采比李承乾好。这是事实,他不得不承认。他看向自己的嫡长女丽质。
小丽质低声道:“我没写出来,读一首《登楼望月》可好。”
李二点头,丽质站起来轻声道:
目穷陂湖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嫦娥宫,为何桂枝撑玉轮。
“好事,说月夸月,可整首诗没有一个月字,可是确是让人眼前一亮好像看到月亮照在水面上的情景。这诗何人所作?”
丽质刚要说,李承乾开口道:“我知道,肯定是老虎啊。”
丽质点点头,表示是。李二一听,哭笑不得,他看向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笑着摇摇头,没想到过个节还能听到这小子的诗句。李二叹口气,算了,任他去吧,太子毕竟还都是一个孩子。按照原来的轨迹,这时李二应该教训李承乾的,可是看到长孙皇后的样子,李二竟然没说李承乾而是开口道:“都学着点,小虎也才十一岁。”
一群小正太和小公主都纷纷点头。有人高兴,比如李承乾,比如李丽质。可是有人不开心,比如准备好久的李泰跟李祐。大家继续赏月,可是没人敢朗读自己的诗了。因为感觉,感觉他就上不了台面。
这时突然长孙皇后想起了什么,低声道:“二哥,小虎今日还送来一盒点心。”
李二一听立即开口道:“拿过来瞧瞧。”
长孙皇后让内侍宫女把食盒提过来。打开一看,竟然满盒子都是金黄色的圆饼,就像今晚的月亮一样。每个圆饼上还写着字,五仁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