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学堂与织锦坊,皆处于亏损状态。
她才急于寻求改革之策,至少要让这两大经济来源焕发生机,开源节流的首要任务自然是开源。
离下午的课堂开课已不足半个时辰,再过一会儿,这清晏院的孩子们都要去学堂上课了。
江月瑶垂眸轻啜一口茶,淡淡问道:“大郎,你在学堂学习得如何了?”
裴大郎闻言连忙起身,朝江月瑶微微鞠躬,恭敬答道:“孩儿多谢阿娘挂念,大郎在学堂学得甚好,黄夫子学识渊博,令人钦佩。”
江月瑶微微颔首,又抬眸看向一旁的守月,问道:“守月,你与你弟弟在学堂学得如何了?”
守月听闻江月瑶问及自己,心中一阵激动,连忙跪下,声音微颤地答道:“回夫人,奴婢与弟弟立松,承蒙夫人厚爱,得以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如今,守月已能识得许多字,还会纺织麻布等等技能。”
江月瑶闻言,眸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微微颔首。
她亦深切感受到,这段时日以来,家中孩童皆有了显着变化,昔日的野性渐收,多了几分沉稳与内敛。
就连平日里顽皮如猴的裴四郎,与活泼好动的裴三娘,亦都收敛了许多。
四郎不再整日里上蹿下跳,往那林子里寻觅毒草,而是安安静静地上完课,放课后就按照黄夫子给的书本去寻找草药。
三娘虽不再操持家务,却对烹饪之道产生了浓厚兴趣,整日里钻研不已,江月瑶一得空,三娘就缠着她让她教做菜。
“守月,你来到这里就是缘分,好好读书,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江月瑶抬手,想要将守月扶起来。
守月又深深磕了一个头,感激涕零道:“夫人与少爷的大恩大德,守月铭记于心,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