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动很难不被发现。”另一位嫔妃焦急地说。
周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我们可以从她与朱棣的关系入手。上次的谣言虽然没成功,但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找几个可靠的人,在宫外散布他们的谣言,闹得满城风雨,到时候马皇后和陛下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李萱听后,心中大怒,一脚踹开门,走了进去。“周妃,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又在谋划陷害本宫。”
周妃等人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皇后娘娘饶命啊,我们……我们也是一时糊涂。”周妃战战兢兢地说道。
李萱看着她们,冷冷地说:“哼,一时糊涂?你们屡次三番陷害本宫,真当本宫不敢严惩你们?”
李萱思索片刻,说道:“周妃,你身为嫔妃,却屡教不改,意图扰乱后宫。本宫现在就剥夺你的妃位,将你贬为庶人,即刻赶出宫去。至于你们几个,各降一级,以示惩戒。”
周妃听了,瘫倒在地,哭喊道:“皇后娘娘,不要啊……”但李萱不为所动,让人将周妃强行拖走。
处理完此事,李萱心中明白,后宫的争斗愈发激烈,她必须更加小心。
而在朝堂上,朱雄英派出去的人在朱棣与军中将领的关系上有了一些发现。他们得知朱棣曾在一次私下聚会中,与几位将领商讨了一些关于军队调动的事宜,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这是结党行为,但却可以大做文章。
“殿下,我们发现了这个线索,虽然证据不算十足,但可以借此再次弹劾朱棣。”大臣兴奋地向朱雄英汇报。
朱雄英微微皱眉:“证据不足,恐怕难以让陛下信服。但这也是个机会,我们可以添油加醋,让陛下对朱棣更加警惕。”
于是,朱雄英和大臣们准备再次在朝堂上对朱棣发难。
朱棣这边,也隐隐感觉到了一些危机。“谋士,最近朝堂上似乎又有一些针对本王的暗流涌动,你去查一查,看看是不是朱雄英又在搞什么鬼。”朱棣对谋士说道。
谋士领命而去。朱棣心中明白,朱雄英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一场新的朝堂争斗即将来临。
不知朱雄英此次能否成功利用这个线索弹劾朱棣,朱棣又将如何应对朱雄英的再次发难,而李萱在后宫又会面临怎样新的危机,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暗斗升级、朝堂波澜又起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斗争似乎即将拉开帷幕。
朱雄英带着大臣们精心准备了一番,决定在早朝时再次弹劾朱棣。早朝之上,大臣们分列两旁,气氛严肃。
朱雄英出列,跪地奏道:“陛下,儿臣近日又发现朱棣皇叔的一些可疑行径。据可靠消息,朱棣皇叔私下与几位军中将领聚会,商讨军队调动之事,恐有不轨之心。儿臣恳请陛下彻查,以保大明江山社稷安稳。”
说着,朱雄英呈上了他们整理的所谓“证据”。
朱元璋接过证据,脸色愈发凝重。他看着朱棣,问道:“朱棣,皇太孙所言是否属实?你作何解释?”
朱棣心中暗恨朱雄英的步步紧逼,上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确实与几位将领聚会商讨过军队之事,但那皆是为了应对北方边境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无任何不轨之心。儿臣对父皇、对大明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支持朱棣的大臣们也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陛下,王爷一心为了大明,边境局势复杂,王爷与将领们商讨军事乃是职责所在,并非如皇太孙所言。”
朝堂上两派大臣再次争论起来,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朱元璋看着争论的大臣们,心中十分头疼。他深知朱棣的能力和忠心,但朱雄英的弹劾以及呈上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此事朕会仔细调查。朱棣,你暂且退下。朝堂之上,诸位爱卿也不要争论了,一切等朕调查清楚再说。”朱元璋说道。
朱棣心中郁闷,但也只能退下。他知道,这次朱雄英来势汹汹,事情恐怕不会轻易平息。
退朝后,朱棣回到王府,心中气愤不己。“朱雄英这小子,三番五次陷害本王,本王定不会放过他。”
谋士说道:“王爷,此时切不可冲动。陛下并未轻信皇太孙之言,我们还有机会。当务之急,是要找出朱雄英此次弹劾的破绽,为自己洗清冤屈。”
朱棣微微点头:“你说得对。你立刻去调查,看看朱雄英呈上的证据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办法反驳。”
谋士领命而去。朱棣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而在后宫,李萱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