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所言甚善,”宋孝武帝扶起祖冲之,转而环顾众臣,郑重其事地说:“孤必致力于革新朝政之风,广纳群言,还望诸位助孤!”
臣子们齐齐躬身下拜:“是!”
【祖冲之死后的第十年,大明历终于得以推广,以《甲子元历》之名颁布天下,此后沿用了整整60年。本文搜:狐恋文学 hulianwx.com 免费阅读
祖冲之是古代的数学泰斗,为了纪念他的伟大,196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星辰永远照耀着世间,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
百姓们仰望天际,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原来那不是天人的仙法,而是真正的星辰!
后世的子孙发现星星,居然用老祖宗的名字来命名……
一时间,无数人失声。
他们突然体会到了一种难言的温暖。
跨过山,涉过水,漂洋过千年的时间,华夏子孙的浪漫,就是这般朴实无华,冲击人的心灵。
这一下,受盘点过的医家与兵家代表都忍不住吃醋,后人对科学家真喜爱,他们感觉有点被比下去了。
标有祖冲之姓名的星辰依旧亮着,星光化为银河,轻盈地飞跃到了下一颗明星上——
【祖冲之的圆周率为现代科学家测量星空奠定了基础,在他之后,还有另一位科学家,为人类从陆地走向星空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人的身份有些特殊。】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着红色袈裟的青年人,眉目清秀,唇红齿白,耳垂微厚,眉眼充满了祥和与慈悲。
最令人瞩目的是他的脑袋,光溜溜的像一个大卤蛋。
几处戒疤清晰可见。
怎么是和尚?!
百姓们呆在了原地,在他们的观念里和尚是出家人,日常服侍佛祖,蒙着庄重神秘的面纱,从未想过和尚会和科学家联系在一起。
【他来自百年之后的唐朝,作为一代高僧,同时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佛门奇圣,也是古代唯一一位身披袈裟的科学家。】
星星亮了起来,天幕下的人们得知了这位科学家的姓名。
“僧一行。”
武则天时期,天山台国清寺内。
和尚们愕然抬头。
这不是他们师傅新收的小弟子吗!
第74章 这是武则天的时代
僧一行?
武则天听着, 觉得这个名字莫名有点耳熟,回忆他做过什么官却记不起来,脑海搜刮了半天, 才想起她的侄子武三思似乎提过此人。
武三思一个亲王, 为何会跟出家的和尚扯上关系?
武则天蹙眉。
【僧一行出生于唐朝,本名张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功臣,郯国公张公谨。
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张遂自幼生活在关中, 他从小聪明伶俐, 刻苦学习历象与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便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于长安。
当时有一位叫尹崇的道士学识渊博, 藏书丰富,张遂前去拜访他,向尹崇借《太玄经》回家研读, 几天后, 张遂归还书卷,尹崇说:“这本书内容深奥,我研究了多年仍未完全理解, 你试着再深入研究一下, 何必急着归还呢?”
不料张遂答:“我已经掌握了书中的奥义。”
他拿出自己所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一卷《义决》给尹崇看, 尹崇大吃一惊, 对朋友们说:“这年轻人过目不忘,仿佛颜回再生啊!”
张遂因此声名鹊起。
梁王武三思听闻了关于张遂的传言, 十分仰慕他, 于是找到张遂,想要与他结交。】
贞观年间。
李世民赞赏的点了点张公谨:“张国公, 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张公谨笑:“圣上过誉了。”
张公谨的确骄傲,可骄傲之余又有些纳闷,这才隔了一代不到,他们家就衰落了?也太快了.....
而且孙子后面还出家了!
张公谨思来想去,觉得肯定是不成器小儿的锅,一定是儿子拔苗助长太过,给他的好孙孙童年留下了阴影,才叫遂儿后来出家做了和尚。
该打!
在家中喝奶的张擅满足地咂了咂嘴,并不知晓老父亲已经惦记上了他的小屁股。
李世民心里也感觉有哪里不对,武则天......为何姓武?唐朝的统治者,不是应该姓李吗?
稷下学宫。
颜回扼腕叹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又聪慧过人,像张生这样的天才合该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