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李世民一句也无法与臣子说出口。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
李世民摇摇头,将某些不现实的想法清出大脑, 只留下一句老领导与他讲过的话铭记于心。
【为人民服务。】
他长舒一口气, 看向殿外众人:“诸爱卿入殿吧, 朕想与你们好好探讨下这所谓的科学发展计划。”
时间来到傍晚。
夜间落了一场小雨, 淅淅沥沥,北风吹着残叶袭入室内。
墨翟结束了一日的授课, 静静站在桌前, 桌上有两块竖立的硬木片,中心部分扎着一个小孔, 他点上一支蜡烛,过了几秒,木片上神奇的显现出一个倒立的烛焰。
随着木片慢慢远离小孔,烛像变大,亮度渐渐暗下去。
雨声不知何时停了。
窗外,轻柔的女音响起:【晚上好,几日不见,大家是否有想念我?】
外界一静,接着大街上传来嘈杂声。
“天女来了!上回她讲了医家,这次一定讲我阴阳家。”
“谁说的?你信不信,这次绝对轮到我们儒家,儒学乃后世帝王尊崇的学说,至于你们....呵。”
“你,胡老三,你别逼我跟你动手!”
“来啊!谁怕你,君子六艺你当我白练的啊?”
【今日我们要讲的该学派创始人,对他所走的道路有这样一条评价。
他说: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
圣王之道!】
此言既出,诸子百家的传人们或蹙眉,或轻笑,或流露好奇,他们不约而同的想:
好狂妄的语气,作者有何本事,敢把他的学说比喻为圣王之学?!
宴明婉道:【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巨匠与教育家,也是华夏科学界的鼻祖,他的科学思想为中华文明点燃了一朵理性之花。
他叫墨翟,不过人们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墨子。】
汉初年间,隐于民间的墨家子弟听到祖师爷的名字,脸色又喜又悲。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哽咽道:“老祖宗,您的事迹今日已无人知晓了。”
墨氏之学于秦朝衰微,在汉朝奉行的尊儒政策以后,墨家的生存空间更是被挤压到几近于无,如今听人说起墨子,若非饱读诗书之人,已经无人记得有关他的事迹了。
“科学?”
朱棣竖起耳朵,李世民拿到的秘籍就有“科学”二字,莫非这墨子的事迹中有关于工业革命的奥秘?
念及此处,朱棣立刻提起精神,吩咐一旁的翰林侍读解缙取出纸笔记录,不得遗漏天幕里任何一个字,又看向左手边的姚广孝,说道:
“《文献大成》还是过于简略了,献给天女显得朕诚意不足,这样,你们再拿回去重修一遍,凡是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医、道、僧、卜、技艺全部包罗在内,如此才能彰显我大明的国力。”
姚广孝:“.....”
朱棣眯眼:“姚宰相,朕的话有问题?”
“没、没有,臣保证完成陛下您的任务。”
姚广孝低下头,隐隐觉得肝疼。
他不敢想象,回去要如何面对其它同僚心碎的眼神,礼部尚书郑赐监前些日子开始喝起了中药,脸都虚的凹了下去,听见稿件被打回的消息,怕不是要当着他的面上吊。
【传说墨子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有赤鸟入室,故取名曰翟。
墨子为春秋时期的宋国人,自小家贫,以种田为生,做过牧童,也当过木匠。他自称“鄙人”,表明自己布衣之士的身份。
人穷志不短。
不甘一生平凡的墨子穿着草鞋,走出了家门,他周游列国,拜入儒家的门下。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信奉有教无类,所以后来的儒家学者也不分高低贵贱,广收门徒,墨子在这一时期向儒者求学,学习孔子的学说。
墨子相当聪慧,但在学习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他对《诗》《书》《春秋》等学问并不太感兴趣,反而对制造器械一事有异于常人的喜爱。
他会做家具,会搞建筑,还会造守城武器,可谓一个手工达人。
史书记载,墨子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
在一个没有窗户的黑屋子,墨子首先在面向太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
《墨子》一书中对该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如下:“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几句的大致意思